“盖碗茶”里话投资,企业现场分享投资计划
“投资盖碗茶”再度走进大湾区
共话医工融合发展新机遇
加快项目促谈促签
计划投资50亿元的
万洋科技城成都智造基地项目
在成都经开区启动
标志着成都500强企业基地再+1
同一天时间
这一进一出的项目促进场景
正是成都围绕项目招引促建
高质量“走出去、请进来”的生动写照
“投资盖碗茶”品牌活动,是成都深入实施“立园满园”行动、常态化开展“进解优促”的创新实践。继5月15日,“投资盖碗茶”走进粤港澳大湾区,5月21日,成都又以一场兼具巴蜀茶文化底蕴与产业协作理念的“投资盖碗茶”活动走进大湾区——
聚焦医药健康产业协同发展主题,构建起跨区域产业交流平台,吸引了近30家大湾区生物医药领域领军企业深度参与,喝投资“盖碗茶”,摆政企“龙门阵”,共话医工融合产业合作发展新机遇。
与近30家企业话合作
企业现场分享投资计划
活动围绕医药健康产业前沿技术研发、成果转化落地、产业链协同创新等核心议题展开热烈研讨,既学习粤港澳大湾区在产业国际化、资本化运作等方面的先进经验,也全面分享成都市做强“三中心一基地”核心功能的发展机遇,特别是武侯区在医药健康产业生态构建、专业园区载体运营、政策服务体系创新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共商技术合作、市场拓展、投资落户新路径。

“基于成都武侯区在医工交叉领域的产业生态优势,新樾生物计划在此设立西部技术服务中心。目前我们正与成都本土企业开展深度接洽,希望通过区域协同创新加速成果转化进程。”深圳市新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李振伟在活动中表示。这家小分子化学创新药研发的新锐企业,期待“与武侯在医工融合产业碰撞出更多火花”。
水木星辰生物制药(深圳)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旭祥紧接着说,“我们计划在武侯成立一家全资子公司,以加速布局西南市场并开展技术合作。”还有专注高端医疗器械研发的亚辉龙生物科技总监程邦宁,对武侯区的人才政策以及产业政策赞不绝口,企业一向重视产学研深度融合,期待能与武侯、华西开展更多维的产业合作。
促进医工融合
成都已构建完善产业服务体系
武侯区依托华西“一校四院”的顶级医疗资源,13家三甲医院为引领的医疗体系,集聚了5300余家健康领域企业,形成转化医学服务、高端诊疗、医药贸易和数字健康四大产业生态,华西医工融合产业园、华西转化医学产业园、华西健康谷三大产业组团。

华西医工融合产业园
活动中,武侯区重点推介了华西医工融合产业园、华西转化医学产业园。其中,华西医工融合产业园以“高端医疗器械制造”为核心特色,错位发展高端医疗设备、关键零部件和高值耗材2个核心赛道、前沿医疗器械1个未来赛道。华西转化医学产业园,创新打造全国首个“CXO链式服务体系”,集成概念验证中心、国际临床CRO集群、高端医疗器械CDMO平台、核医疗中试基地及大健康智谷五大载体,有效打通“实验室-临床-市场”转化通路。

华西转化医学产业园
面对现场释放的投资热情,武侯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启动“医工融合创新伙伴计划”,定向邀请深圳医疗科技企业赴蓉考察核医疗中试平台、高端器械CDMO基地等场景。并对生物医药领域企业关注的体量承载、资金支持、政策配套、市场渠道及订单保障等核心诉求进行回应:成都已构建完善产业服务体系,特别是在医疗器械与医工交叉领域形成西部核心产业集聚区。
市政府驻深圳办相关处室负责人表示,当前成都正在深入开展“立园满园”行动、“进解优促”工作,驻深办作为链接成都与深圳的桥梁,将在大湾区常态化搭建政企交流平台,链接各方资源,做好“一站式”企业投资服务工作,诚邀与会企业赴蓉实地考察交流,共同推进成都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500强企业基地再+1
这个项目在成都经开区启动
5月21日,计划总投资50亿元的万洋科技城成都智造基地项目启动。该项目是万洋众创城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洋集团”)在成都经开区投建的首个项目,将打造成为集生产、研发、中试、配套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产业园区。项目的启动,标志着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再增一个中国民营500强企业基地。

据介绍,万洋集团拥有投资开发、建设施工、产业招商、园区运营的园区全产业链体系,已在全国范围内开发建设园区超185个,引入制造业企业超2万家。去年,万洋集团在龙泉驿注册成立新公司,并与成都经开区管委会签订该项目投资协议。
“从项目对接、规划落地到正式启动,我们深切感受到成都经开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心与行动力,也坚定了我们扎根成都、服务西部的信心与决心。”万洋集团副总裁毛宏明表示,投资成都经开区正是看中这里的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及一流营商环境,未来将立足区域主导产业,打造产业集聚、产城融合、资源共享、产融互动的现代化产业园区。
项目建成后,将服务中小企业,赋能经开区科技研发、智能智造和产业数字化,促进全区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
“投资盖碗茶”再度走进大湾区
共话医工融合发展新机遇
加快项目促谈促签
计划投资50亿元的
万洋科技城成都智造基地项目
在成都经开区启动
标志着成都500强企业基地再+1
同一天时间
这一进一出的项目促进场景
正是成都围绕项目招引促建
高质量“走出去、请进来”的生动写照
“投资盖碗茶”品牌活动,是成都深入实施“立园满园”行动、常态化开展“进解优促”的创新实践。继5月15日,“投资盖碗茶”走进粤港澳大湾区,5月21日,成都又以一场兼具巴蜀茶文化底蕴与产业协作理念的“投资盖碗茶”活动走进大湾区——
聚焦医药健康产业协同发展主题,构建起跨区域产业交流平台,吸引了近30家大湾区生物医药领域领军企业深度参与,喝投资“盖碗茶”,摆政企“龙门阵”,共话医工融合产业合作发展新机遇。
与近30家企业话合作
企业现场分享投资计划
活动围绕医药健康产业前沿技术研发、成果转化落地、产业链协同创新等核心议题展开热烈研讨,既学习粤港澳大湾区在产业国际化、资本化运作等方面的先进经验,也全面分享成都市做强“三中心一基地”核心功能的发展机遇,特别是武侯区在医药健康产业生态构建、专业园区载体运营、政策服务体系创新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共商技术合作、市场拓展、投资落户新路径。
“基于成都武侯区在医工交叉领域的产业生态优势,新樾生物计划在此设立西部技术服务中心。目前我们正与成都本土企业开展深度接洽,希望通过区域协同创新加速成果转化进程。”深圳市新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李振伟在活动中表示。这家小分子化学创新药研发的新锐企业,期待“与武侯在医工融合产业碰撞出更多火花”。
水木星辰生物制药(深圳)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旭祥紧接着说,“我们计划在武侯成立一家全资子公司,以加速布局西南市场并开展技术合作。”还有专注高端医疗器械研发的亚辉龙生物科技总监程邦宁,对武侯区的人才政策以及产业政策赞不绝口,企业一向重视产学研深度融合,期待能与武侯、华西开展更多维的产业合作。
促进医工融合
成都已构建完善产业服务体系
武侯区依托华西“一校四院”的顶级医疗资源,13家三甲医院为引领的医疗体系,集聚了5300余家健康领域企业,形成转化医学服务、高端诊疗、医药贸易和数字健康四大产业生态,华西医工融合产业园、华西转化医学产业园、华西健康谷三大产业组团。
华西医工融合产业园
活动中,武侯区重点推介了华西医工融合产业园、华西转化医学产业园。其中,华西医工融合产业园以“高端医疗器械制造”为核心特色,错位发展高端医疗设备、关键零部件和高值耗材2个核心赛道、前沿医疗器械1个未来赛道。华西转化医学产业园,创新打造全国首个“CXO链式服务体系”,集成概念验证中心、国际临床CRO集群、高端医疗器械CDMO平台、核医疗中试基地及大健康智谷五大载体,有效打通“实验室-临床-市场”转化通路。
华西转化医学产业园
面对现场释放的投资热情,武侯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启动“医工融合创新伙伴计划”,定向邀请深圳医疗科技企业赴蓉考察核医疗中试平台、高端器械CDMO基地等场景。并对生物医药领域企业关注的体量承载、资金支持、政策配套、市场渠道及订单保障等核心诉求进行回应:成都已构建完善产业服务体系,特别是在医疗器械与医工交叉领域形成西部核心产业集聚区。
市政府驻深圳办相关处室负责人表示,当前成都正在深入开展“立园满园”行动、“进解优促”工作,驻深办作为链接成都与深圳的桥梁,将在大湾区常态化搭建政企交流平台,链接各方资源,做好“一站式”企业投资服务工作,诚邀与会企业赴蓉实地考察交流,共同推进成都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500强企业基地再+1
这个项目在成都经开区启动
5月21日,计划总投资50亿元的万洋科技城成都智造基地项目启动。该项目是万洋众创城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洋集团”)在成都经开区投建的首个项目,将打造成为集生产、研发、中试、配套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产业园区。项目的启动,标志着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再增一个中国民营500强企业基地。
据介绍,万洋集团拥有投资开发、建设施工、产业招商、园区运营的园区全产业链体系,已在全国范围内开发建设园区超185个,引入制造业企业超2万家。去年,万洋集团在龙泉驿注册成立新公司,并与成都经开区管委会签订该项目投资协议。
“从项目对接、规划落地到正式启动,我们深切感受到成都经开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心与行动力,也坚定了我们扎根成都、服务西部的信心与决心。”万洋集团副总裁毛宏明表示,投资成都经开区正是看中这里的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及一流营商环境,未来将立足区域主导产业,打造产业集聚、产城融合、资源共享、产融互动的现代化产业园区。
项目建成后,将服务中小企业,赋能经开区科技研发、智能智造和产业数字化,促进全区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区产促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