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潮澎湃,万物新启。在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区略坪镇的广袤田野上,一幅科技与农事交织的春耕画卷正徐徐展开。作为国家级水稻油菜双季制种基地,略坪镇以智慧农业为核心,以社会化服务为支撑,以农资保供为保障,将传统春耕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为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注入强劲动能。
智慧赋能,春耕跑出“高速度”
在略坪镇双季制种基地,无人机盘旋于油菜田上空精准喷洒农药,结合“综治中心”“数字乡村”打造“1+3”制种基地农业云平台,智慧基地统筹,集成生产、服务、监管三个多功能面板,整合和集中管理各类国土资源数据,构建“耕地保护一张图”,实时监测春耕情况。
“略坪镇紧扣‘藏粮于技’战略,将智能化设备与数字技术全面融入春耕生产。”略坪镇相关负责人说,略坪镇预计今年3月建成50亩智慧菜园,将蔬菜产业集群信息化项目有机结合,依托现有高标准农田成熟沟渠体系,植入智慧化场景,打造数字农业示范田,用“数字”赋能农业。
作为长江中下游最大种子保供区,略坪镇通过和四川省农科院合作,调节水稻、油菜播期,研发选育适应性品种,实现“一田两收”双季制种,亩均净利润超3500元,以先进制种技术带动全镇制种面积增至17000亩。
全链托管,耕出增收“新路径”
“我刚上完农技培训的课程,你去了吗?”略坪镇合作社里人头攒动,热闹非凡......略坪镇创新“龙头企业+农联+专合社+小农户”联农机制,提供耕、种、管、收全链条托管社会化服务。
“我们依托略坪农联种业服务中心,整合四川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种业公司等资源,开展针对性的农技培训、农机租赁与田间管理。”略坪镇合作社相关人员表示,由合作社统一调度旋耕机、插秧机等设备,小农户以土地入股并参与劳动,以“共享耘”的模式实现春耕规模化种植与收益共享。
在略坪镇的农资市场,一片繁忙景象。各家农资店门口堆满了化肥、种子、农药等各类农资产品,店主们正忙着为前来采购的农户们介绍产品、帮忙装车。得益于全链条托管社会化服务,略坪镇全年社会化服务面积不达19万亩次,可为小农户降低生产成本25%。
农资保供,筑牢春耕“强保障”
在略坪镇的农田里,大型拖拉机来回穿梭,农机手熟练地操作着机器。“目前,全镇储备复合肥、尿素近2000吨,覆盖水稻、油菜、辣椒等作物需求。”略坪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同时还依托蒋开锋种业工作室等科研力量,推广“川种”品牌,储备水稻种子30余吨、玉米种子5000余吨等,为春耕按下“快进键”。
略坪镇联合供销系统与龙头企业,组织辖区内17家农资供应商,以农联为枢纽,集中采购优质种子、化肥,“点对点”“面对面”配送直达田间,强化市场监管,严打假劣农资,稳定农资市场秩序,确保质优价稳。
从“靠天吃饭”到“知天而作”,略坪镇科技与农事共鸣,传统与创新共舞,一粒粒种子正孕育着丰收的希望,一条条田垄正铺就着振兴的道路。
责任编辑:略坪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