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无障碍
长者专区
适老版
智能问答
旧版

长者专区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部门动态 / 正文

白马关镇凤雏村:搭建景区古镇“共治”平台 集体经济行稳致远

索  引  号:510626-2024-013530 文   号: 公开形式:主动公开
相关附件:

发布时间: 2024-11-21 来源:区农业农村局 浏览次数: 【字体大小: 【打印】 分享:

白马关镇凤雏村位于白马关景区核心,文化底蕴深厚,全村建有倒湾古镇、五丁谷、五美寨等3个新农村综合体;白马关国家AAAA级景区的核心区域涉及凤雏村8个组,境内有庞统祠、金牛古道、血坟、落凤坡等多个三国古蜀遗迹。全村辖10个村民小组,1个居民小组,1119户,共3733人,党员93人,其中35岁以下党员23人。近年来,凤雏村抢抓乡村振兴战略机遇,通过强化村级党组织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促进景区旅游品质提档升级,古镇环境逐步优化,治理成果村民共享,积极探索出“景区+”模式,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为农村发展蓄力赋能。

突出“党建+”

强化党组织引领作用,由村两委牵头,根据村情实际,因地制宜制定发展规划,形成发展蓝图。组建党员队伍,号召全村党员积极深入参与村级事务,加强党纪党规等理论学习,进一步增强发展理论根基。推出“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监委监督”的发展模式,确保各项任务推动有力、高效务实。

发展“景区+”

依托地处白马关景区核心的优势,结合乡村振兴和全域旅游发展契机,加强与白马关景区互通协同,实现同发展、共进步。一是盘活闲置资产。对原村委会、停车场等闲置固定资产通过对外招商租赁创收。二是加强管理服务。积极融入景区发展,与白马关景区签订景区保洁服务合同,承担景区保洁服务,年收入达40万元。三是推动项目经营。利用村集体闲置土地新建临时停车场1处,近100个车位,收取停车费。

强化“人才+”

一是强学习。通过对外运用,对内学习培养村两委常职干部“会经营、懂管理、能服务”的能力。二是多交流。通过对其他发展先进地区的学习,提高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重要性的认识,树立长远规划和战略眼光,增强自主发展的动力和能力。三是会招贤。积极引进懂技术、善管理的农村高素质人才,鼓励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大学生等返乡创业,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凤雏村先后被评为美丽宜居村庄、四川省传统村落保护村、德阳十大美丽乡村、德阳市第二批乡村文化振兴市级样板村。2023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26800元,村集体经济总收入突破55万元。

责任编辑:区农业农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