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企业用工环境偏差。其一,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工资待遇低的现象比较普遍。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劳动力平均价位低,每天的工作时间普遍在11小时以上。其二,生产生活环境较差,缺少人文关怀。一些企业住宿较简陋、伙食差、文化生活单调。有的企业工价确定和计薪方法不够合理、透明度不高,拖欠工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企业忽视企业文化建设,很少和员工交流,难以在员工中树立“爱岗敬业,以厂为家”的观念。其三,职工合法权益难以保障。一些企业对法律规定的条文,比如各种福利、社会保险等落实不到位。有的企业不依法与员工签订用工合同,员工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
二是企业招工主体意识模糊。一是在招工过程中,一些企业管理者习惯于等政府“说媒”,想着“媳妇”找上门,而不是自己走出去“比武招亲”。二是用工年龄限制严,导致年龄性民工荒。园区多数企业在招工时,将年龄限制在18-25周岁的青年,45岁以上的民工基本不招,使求职者“望岗兴叹”,人为减少了用工数量。
三是求职者眼高手低。尤其是一些“90”后青年本身缺乏劳动技能,却又好高骛远,怕苦怕累,不愿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工作锻炼学习,跳槽频繁。加之在本区流动成本低,导致企业员工稳定性差,流失率大。
四是政策原因。大型企业为吸收高科技人才逐渐向成都发展分部,如迪弗、劲达等较大型企业有意在成都设置分部,招聘高科技人才,但由于社保参保地为德阳,导致企业在成都招工困难。
五是娱乐文化机制不健全。罗江企业主要集中于金山工业园区,周围娱乐设施不够健全,加之企业男女比例失调,无联谊机制,导致企业招到人留不住人。
责任编辑:区经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