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无障碍
长者专区
适老版
智能问答
旧版

长者专区
德阳市罗江区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关于城市品质专班相关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 2023-12-27 来源:区文广旅局 浏览次数: 字体大小:A+ A- 打印

2023年以来,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区文广旅局严格履职,以节庆活动为抓手,推动罗江城市品质发展。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抓好品牌文化活动,激发地域文化活力。

成功举办以“古蜀之源三星堆,川菜之乡在德阳”为主题的2023大德如阳·调元川菜文化周,与“2023中国·罗江诗歌节”同时开幕,广泛邀请了成德眉资绵渝等友好合作县市区的嘉宾领导、诗人、作家、调元文化研究专家以及国内餐饮行业领域知名专家学者、科研机构、高校专家教授及名厨大师参与系列活动,是截至目前邀请区域最广、人数最多的一届活动。文化周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以及四川省民俗学会李调元研究专委会会员等70余人参加学术研讨会,收集到李调元研究论文40余篇,共计30余万字;组织了2023古蜀名城德阳摄影大赛和德阳十大“网红川菜”两项线上评选活动。摄影大赛收集到来自社会各界的197件作品,网红川菜征集到70个优秀作品。在为期3天的网络投票中,两项活动创造了近87万的访问量,投票总数超过40万票。本次活动内容丰富,互动性强,群众参与度高,社会各界反响良好,累计吸引了9.6万人次现场参与互动,带动餐饮、商贸、旅游等综合消费约1900万元。

(二)深化文化交流互鉴,取长补短增强自身。

深入贯彻落实同城化战略,在今年中秋国庆双节中,罗江区图书馆联合成都成华区图书馆开展了“两馆联合送书香 成罗友好庆佳节”——“结对共建”中秋阅读活动。此次活动旨在加强“成德同城化”馆际之间的文化交流,把图书馆的公共资源和活动服务引入到学校,加强馆校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为罗江区图书馆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在庞统祠,“奏响双城·联动巴蜀”四川白马关&重庆白帝城中秋音乐会圆满举行,优秀音乐家通过线上线下互动直播呈现以自然风光为背景两地联动的沉浸式演出,为进一步推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及成渝文旅+演艺产业融合发展,提升景区文化品牌和扩大市场影响力,为创建演艺助推景区提供新的互动交流平台,探索助力成渝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30余家主流媒体对本次活动发表了60多篇新闻报道,观看人流量超过210万人次,累计关注量和点击率达到1650万次,成都地铁全线滚动播放一周观看约4000万人次,宽窄巷子东广场LED屏滚动播放一个月观看量预计达200万人次。

(三)挖掘发展本土资源,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高标准实施一批重大文旅项目,政府投资4000万元的白马关景区旅游交通基础设施、投资600万元的庞统祠墓消防工程2个建设项目已全面完工。社会投资项目隐海·调元文化产业园成功申报为2023四川省文化旅游融合示范项目成功申报李调元传说、庞统祠庙会、糯米咸鹅蛋传统制作技艺为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成功申报姚帅为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白马关镇凤雏村成功创建为第四批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万安镇响石村、白马关镇万佛村、调元镇顺河村顺利通过2023年德阳市文旅名村验收。国立六中四分校展览馆装修整改一新,能够以更全方位、立体化视角全面展示抗日战争中国立六中四分校在罗江的历史故事,激发参观观众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完成《罗江三国文化研学旅游推荐材料》编制,利用庞统祠博物馆、区博物馆等文物旧址资源开展“小小讲解员”公益培训活动、中小学生研学活动,让更多青少年深入了解罗江本土文化,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厚植家国情怀,今年以来接待各年龄段中小学生14000余人次。

二、存在的问题

在推动城市品质工作中,受限于全区缺乏专业文化文艺人才,本土艺术人才知名度不高、缺乏文化带头人,文化精品打造困难等因素,节庆活动品牌质量有待提高。此外,部门联动协作较少,活动的影响力和覆盖面较低。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区文广将继续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成德眉资一体化战略,推进与重庆、成都、眉山、资阳的文旅合作,共同搭建文化产业交流合作平台。进一步强化新媒体的宣传作用,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抖音、“智游天府”等网络平台,开展文旅资源推介。继续加强与各大旅行社的合作,加大罗江旅游产品与线路推广力度。持续举办“中国·罗江诗歌节”“德阳市川菜川剧文化周”等品牌活动,高质量办好第三届大蜀道文化旅游发展联盟理事会议,配合开展好第七届四川“村长”论坛等重大节会活动,常态化开展油菜花节、梨花节、桃花观赏、樱桃采摘、露营等文化旅游活动,不断提升罗江美誉度、显示度、知名度。

责任编辑:区文广旅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