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小食心虫俗称“打梢虫”,是我区梨树上普遍发生的一种虫害,该虫主要以幼虫为害新梢和果实,造成枝梢枯萎,果实腐烂易脱落。根据我区各监测点监测情况,综合气象预报分析,预计第一代梨小食心虫发生程度为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
一、第一代梨小食心虫发生趋势与幼虫盛发期预测
发生趋势:预计第一代梨小食心虫发生程度为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
主要依据:
1、越冬代成虫时间提前数量较上年少:据梨小食心虫监测点监测,今年梨小食心虫越冬幼虫初见日为3月5日。
2、气候因素适合:根据气象局数据、今年3月中旬我区气温异常偏高,降水量较历史同期偏少。气候条件有利于该虫的发生。
3、田间调查情况:金山镇大井村分别在3月5日、3月7日首见第一代梨小食心虫幼虫。
预计我区今年第一代越冬梨小食心虫幼虫取食高峰时间在3月25日-28日。
二、防治措施
1、幼虫盛发期药剂防治。加强监测,根据田间梨小发生情况,在幼虫盛发期施药,药剂可选用氯氟氰菊酯、或印楝素、或苦参碱、或苏云金杆菌等。
2、性诱剂诱杀成虫。可在田间挂梨小食心虫性诱剂,每亩挂3—5个,每月换一次诱芯,直到9月底,降低虫口基数。
3、用黄糖2kg,醋2.5kg,水10kg,白酒0.5kg或敌百虫片50g(黄糖用水熬化)倒入瓶子内,挂在梨树上,每亩梨园挂5-7瓶,杀死梨小食心虫蛾。
4、及时剪除受害枝梢,带出果园集中处理。
三、注意事项
1、该次用药可结合防治桃桑盾蚧、蚜虫、桃潜叶蛾等其它虫害进行。
2、施药时推广使用先进高效施药器械,提高农药利用率,施药器械严禁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河道内进行清洗,避免造成水源污染和中毒事件;
3、兑药时将使用完的农药包装(袋、瓶等)用清水清洗3次,将清洗水倒入施药器械一并喷雾,做好3次清洗后的农药包装(袋、瓶等)废弃物的收集。
4、如施药后4小时内下雨,可根据情况考虑重新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