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德阳市罗江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德阳市罗江区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现就《规划》解读如下。
一、起草背景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全国旅游发展大会对旅游工作的指示以及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精神,在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打造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等区域背景下,抢抓四川省大力发展文旅经济、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旅游强省等重大战略机遇,特编制此《规划》,助推罗江全域旅游发展迈向新征程。
二、政策依据
《规划》主要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四川省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实施方案》等政策;充分衔接《德阳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德阳市罗江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德阳市罗江区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等相关规划,结合罗江全域旅游发展实际情况,进行顶层设计和落地指导。
三、主要内容
《规划》主要内容分为综合研判、发展定位、产业构建、八大工程、实施建议五大部分。
(一)综合研判
罗江作为德绵腹地、蜀都门户,旅游资源相对富集、特色较为鲜明,拥有“文化高地、农业强区、生态宝地”等三大王牌资源;坐拥千万级客源市场,周边近郊微度假、科普研学游、文化体验游、亲子家庭游、仪式打卡游等五大专项市场十分火热。近些年,罗江旅游发展基础初具规模,但因起步较晚、发展缓慢,存在着“有资源欠转化、有产品无龙头、有产业缺融合”等问题,罗江全域旅游亟待焕新升级。
(二)发展定位
《规划》以问题为导向,抢抓政策机遇,立足交通区位、农业产业、文化资源等比较优势,对接市场新需求,通过“全域旅游+文旅融合”树立罗江文化自信、乡村振兴,打造集文化体验、城市休闲、乡村旅游、康体度假为一体的成渝一流、国内知名休闲旅游目的地,塑造新时代美好生活的罗江样板。近期以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中远期以建设全域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成渝产业创新体验示范基地为目标,通过“文化为魂、产业为基、产品为核”三大发展策略,促进罗江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三)产业构建
《规划》在空间上构建“两核一廊,七花一环”的全域旅游产业格局。以罗江城区和白马关休闲旅游片区为重点,打造“两核一廊”产业龙头,领航全域发展;以全域旅游大环线串联乡村旅游七朵花,形成“七花一环”的乡村旅游格局,推动罗江旅游全面发展。
《规划》提出以“做活城市、做大景区、做亮乡村”三大路径构建罗江全域旅游产业体系。一是做活城市——点靓罗江城。整合城区优质资源,通过特色游线联动发展,塑造罗江城市品牌形象;以文化为引领,重点打造视觉盛宴“罗江秀”、罗江记忆“奎星里”两大爆款项目,共筑罗江城市休闲消费高地;完善旅游公服配套,做强罗江城市 “夜经济”,全面升级罗江“六夜”。二是做大景区——叫响白马关。在空间上拓展白马关范围,跳出景区打造大白马关格局,进一步树立白马关片区的旅游龙头地位。在产品上创新思路,深挖三国文化内涵、拓展三国文化外延,结合数字科技创新体验内容。重点打造八卦谷、草海、蜀道难、穿越三国、萌动三国等引爆项目,塑造三国文化创新体验目的地。三是做亮乡村——振兴农文旅。以“一村一景、一村一品、一村一业”的思路,以好吃、好看、好玩、好住、好买为产品理念,结合开展德阳文旅名村相关工作,重点打造“调元美食村、略坪种业村、万佛民宿村、万安研学村、鄢家橘柚之乡、新盛水韵村、金山文创村”等7个示范村,逐步辐射带动全域乡村,从七朵花到百花齐放,打造中国乡村振兴典范。
(四)八大工程
《规划》对标全域旅游示范区要求,在旅游要素、产业融合、旅游公服、旅游营销、城乡环境、智慧旅游、旅游商品、综合保障等方面提出系统化的提升方案。
旅游要素工程,围绕舌尖罗江、美宿罗江、闲游罗江、激情罗江、乐享罗江等,全面提升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设施。产业融合工程,进一步深化“旅游+文化”“旅游+农业”“旅游+城镇”“旅游+体育”“旅游+工业”“旅游+交通”等融合发展。旅游公服工程,构建“快旅漫游”的交通体系,功能复合型的旅游集散体系,多元化的自驾营地体系,清晰明确的旅游标识系统,优良干净的旅游卫生环境,全域旅游安全救援体系等。旅游营销工程,通过4大营销策略、3大营销工程、6大营销举措,支撑罗江全域旅游品牌建设。城乡环境工程,推进城区亮化美化、村镇风貌整治、生态环境保护、社会环境优化等行动,全面提升旅游环境。智慧旅游工程,推动数字科技为经济赋能、为生活添彩,打造全程全域“智慧罗江”服务体系。旅游商品工程,做大做强旅游商品研发设计、生产加工、销售物流,构建“罗江有礼”知名品牌。综合保障工程,强化罗江用地空间保障、资金保障、旅游人才保障等,构建全域旅游行政管理体制,完善考核机制等。
(五)实施建议
按照《规划》目标和任务,提出实施建议,推进罗江区旅游品牌创建,积极培育旅游新业态,充分发挥乡村旅游带动作用;拓展全域发展空间,加快龙头产品建设,全面改善基础环境,优化全域旅游产业发展空间。
四、保障措施
按照《规划》内容,逐年争取中省预算内资金、地方专项债券资金、超长期国债资金和上级部门专项资金等建设《规划》需实施的内容。
责任编辑:罗江区政府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