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编制背景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为促进我区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使人社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全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依据《德阳市罗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德阳市人社局关于印发<德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以及党和国家印发的一系列推进人社事业发展的重大政策文件,制定《德阳市罗江区“十四五”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在综合评估“十三五”发展成就和内外部环境的基础上,提出了“十四五”时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重大政策举措和重点工作任务,是未来五年我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重要指导文件。
二、主要内容
《规划》共4章14节。
第一章为发展背景,共2节。总结“十三五”时期我区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取得的成绩,主要分析了当前发展基础及“十四五”面临的机遇挑战。
第二章为总体思路,共2节。明确“十四五”时期我区人社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主要指标。
第三章为重大任务举措,共6节。阐述了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构建更加和谐的劳动关系、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和质量共6个方面的重点任务。
第四章为实施保障,共4节。包括深化依法行政、强化财力保障、加强宣传引导、强化推进实施等内容。
三、“十四五”期间的发展目标及主要指标
“十四五”规划提出了5个方面的发展目标,并从支撑目标实现、突出人社事业发展重点出发,提出了就业、社会保障、人事人才、劳动关系、公共服务5类共14项指标,比“十三五”规划增加了2项指标。
一是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就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劳动者素质明显提高,就业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失业风险得到有效防范,创新创业环境持续优化,就业局势保持基本稳定。到2025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25万人,促进3000名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帮助1000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0%以内;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维持在6.85万人左右。
二是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推动法定人员应保尽保,社会保险待遇水平稳定提高,社保基金稳健安全运行。到2025年,实现人人享有公平的社会保障,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工伤、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6.19万、2.56万、1.68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0.24万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职业年金参保人数均达0.58万人。
三是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引进、使用、评价、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符合事业单位特点的工资分配制度基本建立,创新创造活力进一步迸发。人才队伍规模不断壮大,人才素质明显提高,结构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人才集聚,建成推动罗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的,基础牢固、素质过硬、配套完善、成绩更显著的人才队伍。到2025年,实现专业技术人才达到4700人、技能人才突破5000人。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形成规范有序、机制灵活、监管有力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
四是和谐劳动关系机制更加健全。健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作机制,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完善劳动用工备案制度,推行集体协商,推进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和基层工作平台建设,加强基层劳动关系协调员队伍建设,劳资双方利益协调有序。健全劳动关系矛盾调处机制,积极推进调解仲裁体制机制改革,实现乡镇街道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站(所)调解组织组建率达到100%,完善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体系,强化政府干预、监督职能,以网格化、网络化为基础,促进预防预警机制建立。完善劳动人事争议多元化处理机制,加大基层调解规范化建设力度。
五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质效进一步提升。紧紧围绕“温暖人社”建设,扎实开展基层人社平台建设“提质增效行动”,信息化水平有效提升,经办服务下延、流程科学规范。智慧服务能力和服务品质进一步提升,社会保障卡应用广泛普及,基本公共服务的可及性和均等化水平显著增强,群众对便捷的人社公共服务体系更加满意。
四、规划的重点任务举措
《规划》在对标对表市人社局重点任务的基础上,结合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双城经济圈建设、人社事业发展重点,对6个方面的重点任务作出安排,并设置了12个专栏细化落实任务。
一是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提出了“强化落实就业优先政策, 健全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统筹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强化创业带动就业,全面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实施农民工战略性工程,大力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7项任务,突出强化了大力发展新就业形态、公平就业环境营造、分级分类公共就业服务、就业见习基地建设、创业服务品牌打造、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建设等内容。
二是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提出了“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强化落实社会保障政策,加强社会保险基金风险管理,提升社会保险经办管理服务水平”4项任务,突出强化了工伤保险参保扩面及康复机构建设、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省级统筹、社保公共服务效能提升以及经办风险防控等内容。
三是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提出了“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深化人才评价机制改革,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改革完善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5项任务,突出强化了创新领军人才培养引进、青年创新人才培养、技能人才多元评价体系建设、人才流动市场化补偿机制建设、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等内容。
四是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提出了“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深化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机制,提升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效能”4项任务,突出强化了健全企业职工自主自治自为的协商协调机制、国有企业工资管理“三化”建设、劳动争议仲裁预警机制建设、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建设等内容。
五是推进区域人社协调发展。提出了“促进人力资源协同发展,促进公共服务平台共享,加快社会保障服务对接,推进保障措施协同”4项任务,是贯彻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德协同发展、成德眉资同城化等发展战略在人社领域的具体体现。
六是提高人社公共服务能力和质量。提出了“深入推进人社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全面推进人社公共服务数字化转型,持续提升人社队伍公共服务水平”3项任务,突出强化信息化建设对公共服务提档升级的重大牵引,更加符合我区人社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的实际水准。
责任编辑:罗江区人社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