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市罗江区卫生健康局
关于组织开展罗江区第二届中医护理技能竞赛的通知
各医疗卫生机构:
为持续提升我区中医护理人员技能操作水平,我局将组织开展罗江区第二届中医护理技能比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比赛主题
提升护理技能传承国医精华
二、比赛时间
2024年5月8日10:40报道,11:00正式开始比赛。
三、比赛地点
德阳市罗江区中医医院
四、参加人员
在罗江区医疗卫生机构内注册,具有中医护理操作资质(毕业于中医类别医学院、长期临床从事中医护理工作由医疗机构签章证明或参加过“中华中医学会护理人员西学中专项培训”)的护理人员。
五、比赛方案
详见附件1。
六、报名方式及注意事项
为确保比赛顺利进行,请各医疗机构于5月6日前将参赛人员护士执业证书、中医护理技能操作资质相关证明材料复印件及参赛人员回执表(附件2)Word版和PDF版报送区卫健局。所有参赛人员需携带身份证原件,着自备的规范护士装(夏季短袖且整洁、无明显单位标识),不佩戴工作牌,准时参赛。
七、工作要求
(一)中医护理是中医临床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护理技能比赛是切实提高中医护理技能水平的有效途径,各医疗机构按照比赛安排及规则组织,确保比赛取得圆满成功。
(二)各医疗机构按照比赛要求,做好宣传动员,采取多种方式为比赛营造氛围,制定必要的激励措施,激发广大中医护理人员参与比赛的积极性。
(三)做好参赛人员资质审查和竞赛组织工作, 按照“谁派出、谁负责”的原则,各派出单位务必确保所有参赛人员参赛全程的纪律性和安全性。
(四)参赛人员当天餐费由主办方提供,交通费等其他费用 由各单位按规定报销。比赛所需经费在划拨入区中医医院的区级中医药发展专项经费中列支。
联系人:德阳市罗江区中医医院 王桂琼,联系电话号码:
6305,QQ号:474986687。
附件:1.德阳市罗江区第二届中医护理技能比赛实施方案
2.罗江区第二届中医护理技能竞赛技能实践操作评分标准
3.参赛人员回执表
德阳市罗江区卫生健康局
2024年4月23日
附件1
德阳市罗江区第二届中医护理技能比赛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全面提升罗江区中医护理人员技能操作水平,我局将组织开展德阳市罗江区第二届中医护理技能比赛。为保障比赛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机构
本次大赛由德阳市罗江区卫生健康局主办, 德阳市罗江区中医医院承办。
二、比赛内容
本次竞赛内容分为综合理论知识和技能实践操作两个部分。
1.综合理论知识
综合理论知识考核以《中医护理学(人卫版)》第5版中医护理学基础、中医辨证护理、中医护理技能操作相关知识为主,题型包括单选题(10个)、多选题(10个)、判断题(10个),满分100分, 考核时长40分钟。
2.技能实践操作
(1)竞赛项目
每位选手依次完成“3+X”项竞赛项目(“3”指3项固定项目:拔罐技术、耳穴贴压技术、刮痧技术;“X”指从以下8项中随机抽取1项:隔物灸技术、悬灸技术、穴位敷贴技术、中药冷敷技术、中药湿热敷技术、中药涂药技术、中药热熨敷技术、穴位注射技术)。
(2)竞赛要求
所有选手技能实践比赛总数为4项。单项操作时间不超过5分钟,超时则停止比赛,裁判现场评分(评分标准见附件)。
(3)竞赛分组及抽签排序
技能实践操作比赛现场分A、B共2组。所有参赛队员报到当天抽签决定出赛顺序(参赛选手现场抽签序号分别为A1—An、B1—Bn、其中A、B即组别,n即选手在该组的出场顺序)。每项技能实践考核设3位评委进行现场打分,取平均分(保留小数点后两位)作为该项操作最终得分。
三、实施步骤
(一)岗位培训练兵
各医疗卫生机构自行组织本单位从事中医药服务的护理人员开展业务培训和技能练兵。
(二)单位选拔
在各医疗卫生机构培训、练兵的基础上,各单位选拔优秀代表(人数不限) 参加区级竞赛。
(三)区级竞赛
由区卫健局组织开展区级竞赛,竞赛地点在德阳市罗江区
中医医院。
(四)区级集训
在区级决赛选手中,区卫健局将结合选手综合素质、临场表现、市上参赛的条件等,选拔4名优秀选手进行集中训练,由区级专家全程指导,进行重点培训、模拟复赛,以确保参赛选手以较高的水准参加市级决赛。
(五)市级决赛
组织我区代表队(4名队员)参加市卫健委组织的市级决赛。承办单位负责区级竞赛活动具体实施,包括竞赛活动评判规则 制定、评委人选建议。参加市级竞赛的指导、培训及组织参赛活动。
四、奖项设置
按参赛选手个人综合成绩由高到低排名,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个人综合成绩按照基本理论占30%、实践技能占70%折算。实践技能得分为4项技能操作平均分,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如综合成绩相同,实践技能成绩高者居前,若再相同则并列。获奖者根据工会相关要求给予相应奖励。
附件2
罗江区第二届中医护理技能竞赛技能实践操作评分标
拔罐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
||||||||||
程序 |
实施要点及扣分细则 |
分值 |
扣分 |
得分 |
||||||
操作前准备15分 |
仪表端庄,着装整洁-0.5,指甲头发符合要求-0.5 |
|
|
|
||||||
礼貌称呼患者-0.3,核对医嘱-1和患者信息-1,向患者 或家属解释操作目的-0.5及方法-0.5、评估患者面色-0.5 舌脉-0.5及体质-0.5辨证,告知配合注意事项-1,取 得患者配合-0.3。评估患者病情-0.3、有无感觉迟钝/障 碍-0.3、对疼痛的耐受程度-0.3心理状态-0.3及拔罐处的 皮肤情况-0.4。必要时屏风遮挡-0.3 |
8 |
|
|
|||||||
环境:安静整洁及光线适宜-0.5、宽敞避风-0.5 |
1 |
|
|
|||||||
备齐用物:玻璃罐或竹罐、治疗盘、治疗巾、纱布、 持物钳、酒精灯、打火机、酒精棉球、灭火罐或瓶、 浴巾、凡士林或精油、屏风等(缺一用物扣0.5分) |
4 |
|
|
|||||||
洗手(七步洗手法)-0.5 , 戴口罩-0.3 |
1 |
|
|
|||||||
操作流程75分 |
备齐用物携至患者床旁,核对患者信息-2,再次评估 患者-2,确定拔罐部位-2 |
6 |
|
|
||||||
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2,充分暴露拔罐部位-1,注意 保护患者隐私-1及保暖-1 |
5 |
|
|
|||||||
根据拔罐部位的大小及治疗需要选择适宜的罐具-2, 检查罐具口边缘是否光滑-2、有无裂口-2,检查方法 规范合理-2 |
8 |
|
|
|||||||
将燃烧的酒精棉球深入罐内中下端-2,绕瓶壁1-2周后 迅速抽出-3,在上背部区域进行闪罐、留罐、起罐操 作。未吸紧皮肤-2,未迅速将罐口扣在选定部位上-2 (口述穴位定位:肺俞穴-2、心俞穴-2、膏肓-2)。操 作者体位合理舒适-1 |
16 |
|
|
|||||||
闪罐:操作手法纯熟,动作轻、快、准-4,防止烫伤 。拔罐时动作要快而突然,有爆发力-4。 |
8 |
|
|
|||||||
留罐:期间随时观察病人反应“、局部皮肤情况 (紫红色为度,发生烫伤、起泡-2)和灌口吸附情况- 2。患者如有不适,感觉疼痛、过紧时及时起罐 - 1,留 罐10-15min -1 |
8 |
|
|
|||||||
起罐: 一手指按压罐口皮肤-1,另一手握罐体将其向 对侧扳动-1,待空气进入罐内。不可硬性上提或旋转 提拔起罐-2 |
4 |
|
|
|||||||
拔罐毕,清洁拔罐处皮肤-2 |
2 |
|
|
|||||||
协助病人衣着-1、舒适体位-1、整理床单元-1 |
3 |
|
|
|||||||
清理用物-2,规范处置-2,洗手(七步洗手法规范)-1 |
5 |
|
|
|||||||
根据医嘱要求,详细记录拔罐治疗后的客观情况-2, 告知注意事项-2,查对-2并规范签字-2及操作时间-2 |
10 |
|
|
|||||||
质量评 定10分 |
操作熟练-1,动作规范-1,拔罐方法运用准确-1,程序 正确无并发症发生-1 |
4 |
|
|
||||||
沟通有效、关爱病人-1,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及隐私保 护-1 |
2 |
|
|
|||||||
理论提问:目的-2、操作注意事项-2 |
4 |
|
|
|||||||
操作时间5分钟,超时部分不计入总分 |
|
|
|
|||||||
总分 |
|
100 |
|
|
||||||
耳穴贴压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
||||||||||
程序 |
实施要点及扣分细则 |
分值 |
扣分 |
得分 |
||||||
操作前准备15分 |
仪表端庄,着装整洁-0.5,指甲头发符合要求-0.5 |
1 |
|
|
||||||
礼貌称呼患者-0.3,核对医嘱-1和患者信息-1,向患者或 家属解释操作目的-0.5及方法-0.5、评估患者面色-0.5、舌 脉辨证-0.5,告知配合注意事项-1,取得患者配合-0.3。评 估患者病情-0.3、临床表现-0.3,既往史-0.3及过敏史-0.3、 耳针部位的皮肤情况-0.3、对疼痛的耐受程度-0.3、心理 状态-0.3、必要时屏风遮挡-0.3 |
8 |
|
|
|||||||
环境:安静整洁及光线适宜-0.5、宽敞避风-0.5 |
1 |
|
|
|||||||
备齐用物:、菜籽/王不留行籽/磁珠等耳豆贴-0.5、75% 酒精-0.5、棉签-0.5、镊子-0.5、探棒-0.5、弯盘-0.5、医嘱 单-0.5护理记录单-0.5等 |
4 |
|
|
|||||||
洗手(七步洗手法)-0.5、戴口罩-0.5 |
1 |
|
|
|||||||
操作流程75分 |
备齐用物携至患者床旁。核对患者信息-2,再次评估-2并 确定耳豆贴压的部位-2 |
6 |
|
|
||||||
再次核对医嘱选穴-2,口述穴位定位(皮质下-3、枕-3、 神门-3)。手持探棒由上而下-I,由内而外-1,从前到后- 1在所选穴位区域内寻找患者的敏感点 |
14 |
|
|
|||||||
体位合理舒适-0.5,严格消毒-4,消毒范围视耳廓大小而 定,消毒时应自上而下-0.5、由内到外-0.5、从前到后-0.5 |
6 |
|
|
|||||||
一手固定耳廓-2,一手埋豆-2;采用按压手法确定选穴准 确-12,贴穴顺序符合原则-2,确定患者得气-3,确定胶布 固定稳妥-1 |
22 |
|
|
|||||||
操作后再次核对-2,询问患者有无疼痛、过敏等不适症 状-1,观察胶布有无脱落-l;嘱患者留豆期间用手定时、 规范正确按压-4,提示患者不良反应处置方法-1 |
9 |
|
|
|||||||
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2、整理床单元-1 |
3 |
|
|
|||||||
清理用物-2,规范处置-2,洗手(七步洗手法规范)-1 |
5 |
|
|
|||||||
根据医嘱要求,详细记录埋豆后的客观情况-2,告知注 意事项-2,查对-2并规范签字-2及操作时间-2 |
10 |
|
|
|||||||
质量 评定 10分 |
操作熟练-1,动作规范-1,耳穴定穴准确-1,程序正确无 并发症发生- |
4 |
|
|
||||||
沟通有效-1、关爱病人-0.5,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及隐私保 护-0.5 |
2 |
|
|
|||||||
理论提问:目的-2、操作注意事项-2 |
4 |
|
|
|||||||
操作时间5分钟,超时部分不计入总分 |
|
|
|
|||||||
总分 |
|
100 |
|
|
刮 痧 技 术 操 作 评 分 标 准 |
||||
程序 |
实施要点及扣分细则 |
分值 |
扣分 |
得分 |
操作前 准备 15分 |
仪表端庄,着装整洁-0.5,指甲头发符合要求-0.5 |
1 |
|
|
礼貌称呼患者-0.3,核对医嘱-1和患者信息-1,向患者或家属解释操作 目的-0.5及方法-0.5、评估患者面色-0.5、舌脉-0.5及体质-0.5辨证,告知 配合注意事项-1,取得患者配合-0.3。评估患者病情-0.3、有无感觉迟 钝/障碍-0.3、对疼痛的耐受程度-0.3、心理状态-0.3及刮痧处的皮肤情 况-0.4。必要时屏风遮挡-0.3 |
8 |
|
|
|
环境:安静整洁及光线适宜-0.5、宽敞避风-0.5 |
1 |
|
|
|
备齐用物:治疗盘,碗盘内放置刮具(牛角刮板、瓷匙等)、治疗碗 内盛少量清水或油等,纱布,治疗巾,必要时备浴巾、屏风等(缺一 用物扣0.5分) |
4 |
|
|
|
洗手(七步洗手法)-0.5,戴口罩-0.5 |
1 |
|
|
|
操作流 程75分 |
备齐用物携至患者床旁,核对患者信息-2,再次评估患者-2,确定刮 痧部位-2 |
6 |
|
|
协助患者取合理体位-1,充分暴露刮痧部位-2,注意保护患者隐私-1 及保暖-1,必要时屏风遮挡-1 |
6 |
|
|
|
检查刮具边缘是否光滑、有无缺损-3 |
3 |
|
|
|
蘸湿刮具-1,在选定部位与皮肤保持45°-90°-2,从上至下-2,从内 至外-2单一方向-2进行刮拭,范围合适-5(口述刮痧颈部方法),操 作者体位舒适-1、患者体位舒适-1 |
16 |
|
|
|
随时蘸湿刮具-1,进行刮拭直至皮肤出现红、紫色痧点-3;禁用暴力- |
7 |
|
|
|
询问患者有无不适-2,发现不适并及时处置-3 |
5 |
|
|
|
观察病情及局部皮肤颜色变化-3,调节手法、力度-3 |
6 |
|
|
|
刮痧完毕,清洁皮肤-3且清洁到位-2 |
5 |
|
|
|
协助病人衣着-1、舒适体位-1、整理床单元-1 |
3 |
|
|
|
清理用物-2,规范处置-2,洗手(七步洗手法规范)-1 |
5 |
|
|
|
根据医嘱要求,详细记录刮痧治疗后的客观情况-2,告知注意事项~ 5,查对-2并规范签字-2及操作时间-2 |
13 |
|
|
|
质量 评定 10分 |
操作熟练-1,动作规范-1,刮痧方法运用准确-1,程序正确无并发症 发生-1 |
4 |
|
|
沟通有效、关爱病人-1,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及隐私保护-1 |
2 |
|
|
|
理论提问:目的-2、操作注意事项-2 |
4 |
|
|
|
操作时间5分钟,超时部分不计入总分 |
|
|
|
|
总分 |
|
100 |
|
|
隔物灸技术操作技术评分标准 |
||||
程序 |
实施要点及扣分细则 |
分值 |
扣分 |
得分 |
操作前准备15分 |
着装符合要求-0.5、戴口罩-0.5、洗手-1 |
2 |
|
|
核对患者信息-0.5,有问候语-0.5 |
|
|
|
|
评估病情-1,向患者或家属解释操作目的及方法-1,告 知配合注意事项-0.5,嘱排空二便-0.5 |
3 |
|
|
|
评估既往史-0.5,药物过敏史-0.5,操作部位皮肤情况- 0.5,患者体质-0.5 |
2 |
|
|
|
用物齐全:治疗盘-0.5、医嘱单-0.5,艾柱-1、打火机- 0.5、弯盘-0.5、间隔物-1、广口瓶-0.5、纱布、必要时备 浴巾、屏风等放置有序-0.5 |
5 |
|
|
|
环境安静整洁-0.5,温湿度及光线适宜-0.5 |
|
|
|
|
洗手- |
1 |
|
|
|
操作流程75分 |
备齐用物携至床旁-1,核对患者信息-0.5、床头卡-0.5、 医嘱执行单-1、再次评估操作部位情况-2、确定施灸部 位-2 |
7 |
|
|
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2,充分暴露施灸部位-3,注意保 暖-2,必要时屏风遮挡-2,操作者体位舒适-2、患者体 位舒适-2 |
13 |
|
|
|
将间隔物放于施灸部位穴位-5;穴位错误-5 |
10 |
|
|
|
询问患者感觉-3;及时更换艾柱-5 |
8 |
|
|
|
及时清除艾灰-5;施灸顺序合理-4 |
9 |
|
|
|
观察局部皮肤-2,询问患者有无不适-2,发生烫伤、烧 毁衣物- |
5 |
|
|
|
艾柱彻底熄灭-3;清洁局部皮肤-2 |
5 |
|
|
|
协助病人衣着-2,取舒适体位-2,整理床单元-2 |
6 |
|
|
|
交代注意事项-3 |
3 |
|
|
|
清理用物,规范处置-2 |
2 |
|
|
|
洗手-1、查对- |
3 |
|
|
|
记录(时间-1、部位-1、皮肤情况-1)、签名-1 |
|
|
|
|
质量评 定10分 |
体现人文关怀-2,注意与患者沟通-2 |
4 |
|
|
作风严谨-1,操作计划性强- |
|
|
|
|
技术熟练-1、符合操作规程-2 |
3 |
|
|
|
总分 |
|
100 |
|
|
悬灸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
||||
程序 |
实施要点及扣分细则 |
分值 |
扣分 |
得分 |
操作前准备15分 |
仪表端庄,着装整洁-0.5,指甲头发符合要求-0.5 |
1 |
|
|
礼貌称呼患者-0.3,核对医嘱-1和患者信息-1,向患者 或家属解释操作目的-0.5及方法-0.5、评估患者面色-0.5 、舌脉-0.5及体质-0.5辨证,告知配合注意事项-I,取得 患者配合-0.3。评估患者病情-0.3、有无感觉迟钝/障碍 -0.3、对热的耐受程度-0.3、心理状态-0.3及悬灸处的皮 肤情况-0.4。必要时屏风遮挡-0.3 |
8 |
|
|
|
环境:安静整洁及光线适宜-0.5、宽敞避风-0.5 |
1 |
|
|
|
用物齐全:治疗盘、医嘱单,艾条、打火机、弯盘、 纱布、广口瓶(或装水灭灸罐及剪刀)、必要时备浴 巾、屏风等(缺一用物扣0.5分) |
4 |
|
|
|
洗手(七步洗手法)-0.5,戴口罩-0.5 |
1 |
|
|
|
操作流程75分 |
备齐用物携至患者床旁,核对患者信息-2,再次评估 患者-2、确定施灸部位(口述中脘穴定位)-2 |
6 |
|
|
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2,充分暴露施灸部位-2,注意保 护患者隐私-2及保暖-2,必要时屏风遮挡-1,操作者体 位舒适-2、患者体位舒适-2 |
13 |
|
|
|
持灸手法错误-5;穴位错误-3;距离不合适-3 |
11 |
|
|
|
未询问患者感觉-3;未及时弹去艾灰-2 |
5 |
|
|
|
施灸手法(温和、雀啄、回旋)正确-6;施灸顺序合 理-3 |
9 |
|
|
|
观察局部皮肤-2,观察病情变化-2,询问患者有无不适 -2,发生烫伤、烧毁衣物-2 |
8 |
|
|
|
口述施灸时间-I,艾条未彻底熄灭-3;未清洁局部皮肤 -1 |
5 |
|
|
|
协助病人衣着-1,取舒适体位-1,整理床单元-1 |
3 |
|
|
|
清理用物-2,规范处置-2、洗手-1 |
5 |
|
|
|
根据医嘱要求,详细记录悬灸治疗后的客观情况-2, 告知注意事项-2,查对-2并规范签字-2及操作时间-2 |
10 |
|
|
|
质量评 定10分 |
操作熟练-1,动作规范-1,施灸方法运用准确-1,程 序正确无并发症发生-1 |
4 |
|
|
沟通有效、关爱病人-1,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及隐私保 护-1 |
2 |
|
|
|
理论提问:目的-2、操作注意事项-2 |
4 |
|
|
|
操作时间5分钟,超时部分不计入总分 |
|
|
|
|
总分 |
|
100 |
|
|
穴位敷贴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
||||
程序 |
实施要点及扣分细则 |
分值 |
扣分 |
得分 |
操作前准备15分 |
仪表端庄-0.5,着装整洁-1,头发符合要求-0.5 |
2 |
|
|
礼貌称呼患者-0.5并核对患者信息-l,向患者或家属解释 操作目的-0.5及方法-0.5、告知可能出现的不适及注意事 项-I,取得患者的配合。评估病人病情-0.3、临床表现- 0.3,既往史-0.2。敷贴部位皮肤情况-0.4,心理状态-0.3 |
5 |
|
|
|
环境:整洁-0.5、关闭门窗-0.5、温度-0.5及光线适宜-0.5 |
2 |
|
|
|
备齐用物:治疗盘-1、药膏-1、生理盐水-1、弯盘-0.5、 棉签-0.5、必要时备浴巾-0.5、屏风-0.5 |
5 |
|
|
|
洗手(七步洗手法规范)-1 |
1 |
|
|
|
操作流程75分 |
备齐用物携至患者床旁-2。核对患者信息-2,再次评估-1 并确定敷贴部位-2 |
8 |
|
|
洗手(七步洗手法规范)-1、戴口罩-1 |
2 |
|
|
|
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1,充分暴露贴敷部位-2,保暖-2 必要时屏风遮挡-1,操作者-1、患者-1体位舒适 |
8 |
|
|
|
定穴-3,确定腧穴部位,按取穴方法确定穴位或部位-5 |
8 |
|
|
|
清洁皮肤:再次核查患者及部位,用生理盐水棉签清洁 皮肤-5 |
5 |
|
|
|
贴敷:核对药物-2,取适量药物摊于大小合适的胶布上-2 |
10 |
|
|
|
再次核对患者-1,穴位-1,药物-1,将摊有药物的胶布贴 在穴位上-1 |
4 |
|
|
|
观察局部皮肤及病情变化-3,询问患者有无不适-3 |
6 |
|
|
|
协助患者衣着-3,清洁局部皮肤-2 |
5 |
|
|
|
协助病人衣着-2、舒适体位-2、整理床单元-2 |
6 |
|
|
|
清理用物-2,规范处置-2,洗手(七步洗手法规范)-1 |
5 |
|
|
|
根据医嘱要求,详细记录敷贴治疗后的客观情况-2,告 知注意事项-2,查对-2并签字-2 |
8 |
|
|
|
质量 评定 10分 |
操作熟练-1,动作规范-1,穴位定位准确-1,程序正确无 并发症发生-1 |
4 |
|
|
沟通有效-1、关爱病人-0.5,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及隐私保 护-0. |
2 |
|
|
|
理论提问:目的-2、操作注意事项-2 |
4 |
|
|
|
总分 |
|
100 |
|
|
中药冷敷技术操作技术评分标准 |
||||
程序 |
实施要点及扣分细则 |
分值 |
扣分 |
得分 |
操作前准备15分 |
着装符合要求-0.5、戴口罩-0.5、洗手-1 |
2 |
|
|
核对患者信息-0.5,有问候语-0.5 |
1 |
|
|
|
评估病情-1,向患者或家属解释操作目的及方法-1, 告知配合注意事项-0.5,嘱排空二便-0.5 |
3 |
|
|
|
评估既往史-0.5,药物过敏史-0.5,操作部位皮肤情况 0.5,患者体质-0.5 |
2 |
|
|
|
用物齐全:(治疗盘-0.5、医嘱单-0.5、中药汤剂(8~ 15℃)-0.5、敷料(或其他合适材料)-0.5、水温计-0.5 、纱布-0.5、镊子(两把)-0.5、治疗巾-0.5,必要时备 冰敷袋-0.25、凉性介质贴膏-0.25、屏风-0.25、中单-0.25 等)放置有序 |
5 |
|
|
|
环境安静整洁-0.5,温湿度及光线适宜-0.5 |
|
|
|
|
洗手-1 |
1 |
|
|
|
操作流程75分 |
备齐用物携至床旁,核对患者信息(手腕带-0.5、床 头卡-0.5)、医嘱执行单-2、再次评估操作部位情况-2 、确定冷敷部位-2 |
7 |
|
|
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2,充分暴露冷敷部位-3,注意 保暖-2,必要时屏风遮挡-2,操作者体位舒适-2、患者 体位舒适-2 |
13 |
|
|
|
铺治疗巾-2,测试药液温度-3,用合适敷料浸取药液- ,以不滴水为宜-2,外敷患处-2 |
11 |
|
|
|
及时更换-3(每隔5分钟重新操作一次) |
5 |
|
|
|
保持患处低温-4,冷敷时间持续20-30分钟-3 |
7 |
|
|
|
观察局部皮肤-2,观察病情变化-3,询问患者有无不 适-2 |
|
|
|
|
清洁局部皮肤-³,再次评估局部皮肤-2,告知患者中 药可致皮肤着色-2 |
7 |
|
|
|
协助病人衣着-2,取舒适体位-2,整理床单元-2 |
6 |
|
|
|
交代注意事项-3 |
3 |
|
|
|
清理用物,规范处置-2 |
2 |
|
|
|
洗手-1、查对-2 |
3 |
|
|
|
记录(时间-1、部位-1、皮肤情况-1)、签名-1 |
4 |
|
|
|
质量评 定10分 |
体现人文关怀-2,注意与患者沟通-2 |
4 |
|
|
作风严谨-1,操作计划性强-2 |
3 |
|
|
|
技术熟练-1、符合操作规程-2 |
3 |
|
|
|
总分 |
|
100 |
|
|
中药湿热敷技术技术评分标准 |
||||
程序 |
实施要点及扣分细则 |
分值 |
扣分 |
得分 |
操作前准备15分 |
仪表端庄-0.5,着装整洁-1,头发符合要求-0.5 |
2 |
|
|
核对患者信息(床号-0.5、姓名-0.5、登记号-0.5),告 知目的及方法-I,评估:病情主要症状-0.,既往史- 0.5,药物过敏史-0.5,心理状态-0.5,操作部位皮肤情况 -0.5 |
5 |
|
|
|
环境:安静-0.5,整洁-0.5,光线适宜-0.5、宽敞避风-0.5 |
2 |
|
|
|
备齐用物:(治疗盘-0.2、遵医嘱配制药液-0.2、敷布 无菌纱布数块(制成)-0.2、无菌棉签-0.2、凡士林-0.2 、镊子-0.2、弯盘-0.2、橡胶单-0.2、中单-0.2、纱布- 0.2)放置有序 |
5 |
|
|
|
洗手(七步洗手法)-0.5、戴口罩-0.5 |
1 |
|
|
|
操作流程75分 |
备齐用物至床旁-1.5,核对信息-1.5(床号-0.5、姓名 0.5、登记号-0.5)再次评估确定部位-5(未评估-2,错 误-5) |
8 |
|
|
摆体位-2,充分暴露部位-2,保暖-2,操作者体位舒适 -2 |
8 |
|
|
|
垫橡胶单-2、中单-i |
4 |
|
|
|
核对药液-3、量药液温度-3 |
6 |
|
|
|
倒药液-2,浸湿敷布-3,敷于患处-3 |
8 |
|
|
|
用棉签浸药后淋药-3,保持湿润及温度-3 |
6 |
|
|
|
观察皮肤-3³,询问患者-? |
6 |
|
|
|
结束擦干局部皮肤(未擦干-5,清洁不到位-2) |
7 |
|
|
|
取弯盘-1、中单-1、橡胶单-1 |
3 |
|
|
|
协助衣着-2、整理床单元-2、取舒适卧位-2 |
6 |
|
|
|
整理用物-2,规范处理-0.5,洗手(七步洗手法)-0.5 取口罩-0.5,再次询问-0.5,告知注意事项-1 |
5 |
|
|
|
查医嘱记录-2,记录客观情况-3,并签字-! |
8 |
|
|
|
质量评 定10分 |
操作熟练规范轻柔-2,无污染-1,程序正确-1 |
4 |
|
|
沟通有效关爱-1,保护隐私-1 |
2 |
|
|
|
理论提问:目的-2、操作注意事项-2 |
4 |
|
|
|
总分 |
|
100 |
|
|
中药涂药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
||||
程序 |
实施要点及扣分细则 |
分值 |
扣分 |
得分 |
操作前准备15分 |
仪表端庄-0.5,着装整洁-1,头发符合要求-0.5 |
2 |
|
|
礼貌称呼患者-0.5并核对医嘱和患者信息-1,向患者或家 属解释操作目的-0.5及方法-0.5、告知可能出现的不适及 注意事项-1,取得患者的配合。评估患者病情、临床表 现-0.5,既往史及过敏史-0.5。涂药部位皮肤情况-0.5,体 质及心理状态-0.5 |
5 |
|
|
|
环境:安静、整洁、宽敞、 -0.5、温度及光线适宜-0.5避 风必要时屏风遮挡-1 |
2 |
|
|
|
备齐用物:治疗盘-0.5、一次性换药碗-0.5、中医治疗单 、护理记录单-0.5、一次性治疗巾-0.5、弯盘-0.5、棉签-0.5 、遵医嘱配制药物-0.5、生理盐水棉球-0.5、干棉球-0.5、 绷带-0.5 |
5 |
|
|
|
洗手: (七步洗手法规范)-1 |
1 |
|
|
|
操作流 程75分 |
备齐用物携至患者床旁-2。核对患者信息-2,再次评估 患者-2并确定涂药部位-2 |
8 |
|
|
洗手(七步洗手法规范)-1、戴口罩-1 |
2 |
|
|
|
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1,充分暴露涂药部位-2,保暖-2, 必要时屏风遮挡-I,操作者-1、患者-1体位合理舒适 |
8 |
|
|
|
垫一次性治疗巾-2,以免污染床单,用生理盐水棉球清 洁局部皮肤-4 |
6 |
|
|
|
将药物涂于患处-4,干湿-4、厚薄适中-4 |
12 |
|
|
|
涂药应超过患处面积-4 |
4 |
|
|
|
观察病人反应-3,询问有无不适-2,涂药部位有红、肿 、痒反应立即停止-2,遵医嘱及时处理-3 |
10 |
|
|
|
必要时以无菌纱布覆盖,以胶布或绷带固定-3,松紧适 宜-3 |
6 |
|
|
|
协助病人衣着-2,舒适体位-2,整理床单元-2 |
6 |
|
|
|
清理用物,规范处置-3,洗手(七步洗手法)-2 |
5 |
|
|
|
根据医嘱要求,详细记录涂药治疗后的客观情况-3,查 对-2并签字-3 |
8 |
|
|
|
操作熟练规范-1,体位合理-1,涂药方法正确-1,手法轻 柔-1 |
4 |
|
|
|
质量 评定 10分 |
沟通有效-1、关爱病人-0.5,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及隐私保 护-0.5 |
2 |
|
|
理论提问:目的-2、操作注意事项-2 |
4 |
|
|
|
总分 |
|
100 |
|
|
中药热熨敷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
||||
程序 |
实施要点及扣分细则 |
分值 |
扣分 |
得分 |
操作前准备15分 |
仪表端庄,着装整洁-0.5,指甲头发符合要求-0.5 |
|
|
|
礼貌称呼患者-0.3,核对医嘱-1和患者信息-1,向患者或家属解 释操作目的-0.5及方法-0.5、评估患者面色-0.5、舌脉-0.5及体质- 0.5辨证,告知配合注意事项-1,取得患者配合-0.3。评估患者病 情-0.3、有无感觉迟钝/障碍-0.3、对热的耐受程度-0.3,心理状态 0.3及热熨敷处的皮肤情况-0.4。必要时屏风遮挡-0.3 |
8 |
|
|
|
环境:安静整洁及光线适宜-0.5、宽敞避风-0.5 |
1 |
|
|
|
备齐用物:治疗盘、药物、凡士林、棉签、纱布、热敷布袋、 加热器具、温度计、大毛巾、必要时备浴巾、屏风等(缺一用 le |
4 |
|
|
|
洗手(七步洗手法)-0.5,戴口罩-0.5 |
1 |
|
|
|
操作流程75分 |
备齐用物携至患者床旁,核对患者信息-2,再次评估患者-2,确 定热熨部位(腹部)-2 |
6 |
|
|
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2,充分暴露热熨部位-2,注意保护患者隐 私-'及保暖-1 |
6 |
|
|
|
核对药物-2,药物加热-1,温度适宜-2,药物放入药袋后符合要 求-2,大毛巾保温-2 |
9 |
|
|
|
热熨局部涂凡士林-I,厚度适宜-2,面积适宜-2 |
5 |
|
|
|
将药袋置于患处熨敷-2,适时移动药袋-2,用力均匀-2,来回推 熨-2,开始时用力轻而速度快-3,随着药温降低则用力增加同时 速度减慢-3,操作者、患者体位合理舒适-2 |
16 |
|
|
|
及时更换药袋保证温度适宜-2 |
2 |
|
|
|
随时询问患者对热感的反应-3,观察局部皮肤情况-3,热熨时间 人 T 田 = 2 |
8 |
|
|
|
擦净凡士林-2,皮肤清洁到位-2 |
4 |
|
|
|
协助病人衣着-1、舒适体位-1、整理床单元-1 |
3 |
|
|
|
清理用物-2,规范处置-2,洗手(七步洗手法规范)-1 |
|
|
|
|
根据医嘱要求,详细记录热熨治疗后的客观情况-2,告知注意 事项-3,查对-2并规范签字-2及操作时间-2 |
11 |
|
|
|
质量 评定 10分 |
操作熟练-I,动作规范-1,拔罐方法运用准确-1,程序正确无并 发症发生-1 |
4 |
|
|
沟通有效、关爱病人-1,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及隐私保护-1 |
2 |
|
|
|
理论提问:目的-2、操作注意事项-2 |
4 |
|
|
|
|
操作时间5分钟,超时部分不计入总分 |
|
|
|
总分 |
|
100 |
|
|
穴位注射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
||||
程序 |
实施要点及扣分细则 |
分值 |
扣分 |
得分 |
操作前准备15分 |
仪表端庄,着装整洁-0.5,头发符合要求-0.5 |
1 |
|
|
礼貌称呼患者-0.5并核对患者信息-1,向患者或家属解 释操作目的-0.5及方法-0.5、告知可能出现的不适及注 意事项-I,取得患者的配合。评估患者病情-0.5、心理 状况-0.5,既往史-0.2、药物过敏史-0.2、是否妊娠-0.2 、对疼痛的耐受程度-0.2、注射部位皮肤情况-0.2 |
6 |
|
|
|
环境:整洁-0.5、安全-1、光线充足-1、温度适宜-0.5 |
3 |
|
|
|
备齐用物:治疗盘-0.4、药液-0.5、 一次性注射器-0.4、 无菌棉签-0.4、安尔碘-0.4、弯盘-0.4、检查效期-0.5 |
3 |
|
|
|
嘱患者排空二便-1 |
|
|
|
|
洗手(七步洗手法规范)-1 |
|
|
|
|
操作流程75分 |
携用物至患者床旁-2。再次核对患者信息-2、医嘱-2, 告知患者配合要点-2 |
8 |
|
|
洗手(七步洗手法规范)-1、戴口罩-1 |
2 |
|
|
|
遵医嘱规范配制药液-5 |
5 |
|
|
|
协助患者取适合体位-2,暴露注射部位部位-2、遵医 嘱取穴-2 |
6 |
|
|
|
沿注射部位由内向外-1消毒两次-1,范围>5cm-3 |
5 |
|
|
|
再次核对医嘱后-3,排气-2 |
5 |
|
|
|
术者一手绷紧皮肤-2,另一手持注射器,针尖对准穴 位快速刺入皮下-2,用针刺手法-5将针身推至一定深 度,上下提至患者有酸胀等“得气”感应后-2,回抽 无回血-2,将药液缓慢推入-2 |
15 |
|
|
|
注射过程中询问-2有无不适,观察患者有无晕针-1、 弯针-1、折针-1情况 |
5 |
|
|
|
迅速拔针-2,无菌棉签按压-2片刻,分类处置用物-4 |
8 |
|
|
|
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2、整理床单元-2 |
4 |
|
|
|
洗手(七步洗手法规范)-1、戴口罩-1 |
2 |
|
|
|
再次核对-2后签字-2、记录注射时间、药物、剂量、 穴位、病人客观反映等-6 |
10 |
|
|
|
质量 评定 10分 |
无菌操作规范-1、查对严格-1、定穴准确-0.5、操作熟 练-0.5、程序正确-0.5、用物处置规范-0.5 |
4 |
|
|
沟通有效-1、关爱病人-0.5,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及隐私 保护-0.5 |
2 |
|
|
|
理论提问:目的-2、操作注意事项- |
4 |
|
|
|
总分 |
|
100 |
|
|
附件3
参赛人员回执表
参赛身份 |
姓名 |
性别 |
工作单位 |
毕业院校 |
职称 |
身份证号 |
手机号码 |
是否参加“中华中医药学会护理人员西学中专项培训” |
备注 |
选手1 |
|||||||||
选手二 |
|||||||||
选手三 |
|||||||||
选手四 |
信息公开选项:主动公开
德阳市罗江区卫生健康局 2024年4月23日印发
责任编辑:区卫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