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支持IPv6
无障碍
长者专区
智能问答
旧版
网站支持IPv6

长者专区
关于印发《德阳市罗江区强化气象预警和应急响应联动五条措施》的通知
索  引  号: 510626-2022-011498
文  号:
公开形式:主动公开
相关附件:
发布时间: 2022-09-21 来源:区应急局 浏览次数: 字体大小:A+ A- 打印

德阳市罗江区应急管理局 德阳市罗江区气象局

关于印发《德阳市罗江区强化气象预警和应急响应联动五条措施》的通知

各镇,经开区、白马关景区、科教新区,区应急管理局各内设机构,区气象局各内设机构:

现将《德阳市罗江区强化气象预警和应急响应联动工作五条措施》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德阳市罗江区应急管理局        德阳市罗江区气象局

 2022年829

德阳市罗江区强化气象预警和应急响应联动五条措施

为深入贯彻落实《应急管理部 中国气象局关于强化气象预警和应急响应联动工作的意见》(应急〔2022〕54 号)、《四川省应急管理厅 四川省气象局关于强化气象预警和应急响应联动工作的实施意见》(川应急〔2022〕95 号)、《德阳市应急管理局 德阳市气象局关于印发德阳市强化气象预警和应急响应联动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应急〔2022〕50号),切实提升暴雨、干旱、暴雪、低温、冰冻、强降温、霜冻、大风、大雾、高温、雷电、冰雹等气象灾害防范应对工作水平,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结合我实际,现提出如下措施。

一、完善气象预警信息发布机制

1.进一步完善预警信息共享机制应急管理部门、气象部门要建立健全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含预警信号、下同)共享机制。气象部门要充分利用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实现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信息第一时间发布,并将发布的气象预警信息及时推送给应急管理部门及其它相关部门(单位)。应急管理部门要充分利用已有应用平台,主动与同级气象部门预报预警信息系统和上级应急管理部门数据治理系统对接,加快建立横向传递到位、纵向互联互通的预警信息共享机制。

2.强化临灾“喊醒”“叫应”机制。应急管理部门、气象部门要第一时间把预警信息和风险提示信息向基层一线责任人传递,严格落实临灾“喊醒”“叫应”机制。气象部门发布气象灾害黄色及以上预警信息要立即通知应急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以及预警覆盖党政主要负责人,落实预警信息反馈机制和闭环管理要求。应急部门要及时发布风险提示信息,建立直达基层一线责任人的提醒预警机制,确保预警信息即时到人、防范措施灾前到位。

3.拓展面向社会公众的预警机制。气象部门、应急管理部门要加强与宣传、广电、通信等部门联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短信、微博、微信、电子显示屏应急广播系统等渠道,及时向公众广泛发布气象预警应急响应信息,聚焦重点部位防范。应急管理部门要督促指导镇、村(社区)使用大喇叭、铜锣、手摇报警器、敲门通知等手段,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并协助指导做好村(居)民特别是独居老人、病残人士和留守儿童的转移避险工作,做到预警转移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强化气象预警响应联动

4.建立高效协同的预警响应联动机制应急管理部门收到气象预警信息后,要主动向区应急减灾委汇报,对接所涉及部门(单位)以及相关应急指挥机构,按照相关专项预案开展灾害风险会商风险研判或发布专项预警,启动专项应急响应,督促协调相关部门和属地政府,按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及相关专项应急预案果断采取“关、停、限”、组织受威胁人员避险转移等措施,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无专项预案的,由应急部门会同气象部门统一组织协调气象灾害及其次生、衍生灾害防范应对工作

5.强化暴雨预警与防汛响应衔接。应急管理部门参与订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时,要进一步完善优化暴雨预警与应急响应联动机制,收到上游或本区域暴雨预警信息后,及时报请防汛抗旱指挥结合气象部门滚动发布的雨情情况以及本地水情和承灾能力,组织开展信息研判,合理发布专项预警,启动应急响应依据预案实施应急行动,并同步组织、指导做好暴雨引发洪涝灾害的应急准备工作。对风险较高和风险因素复杂的区域要提前预警,提级响应。

6.加强强对流天气预警与响应联动。气象部门要加强对短时强降雨、雷电、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的监测和短时临近预报,充分利用雷达回波、雨量站监测数据,同时追踪上游和本区域强对流天气,滚动预测预报和分析研判,延长预报时效,提高预报精度,及时发布短临预报并向相关单位和责任人推送预警信息。针对强对流天气危害程度,按照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气象部门会同应急管理部门,及时向政府提出启动响应建议,依据有关专项预案组织协调开展相关应对工作

、加强气象预警区域防范应对

7.加强暴雨红色预警县域防范应对。应急管理部门收到暴雨红色预警信息后,要及时报请防汛抗旱指挥部,组织综合信息研判,依据预案启动应急响应,组织协调开展应对处置。应急管理部门要视情派工作组赴预警区域,督促指导做好转移避险、隐患排查、值班值守、物资队伍准备等防范应对工作;对于已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息,经综合研判,未启动应急响应的防汛抗旱指挥,要及时提醒督导其加密研判,按专项预案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

8.增强指挥救援和救灾救助能力。应急管理部门对本区域抢险救援力量物资梳理统计、管理到位,做到底数清、情况明,要结合灾害特点适度前置救援力量和物资装备,进一步完善极端灾害性天气应急救援方案,提升高效安全遂行抢险救援能力。灾后要及时统计、核实灾情并上报,视情启动自然灾害救助响应,全力保障受灾地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社会稳定。气象部门要加强与应急管理部门的工作联动,研判气象灾害实况和发展变化趋势,主动提供灾害救援现场专项气象服务,协同做好应急指挥救援相关工作。

9.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宣传教育引导。应急管理部门、气象部门要将气象灾害防范应对科普宣传纳入科普教育宣传场馆、科普作品创作以及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的重要内容,面向公众加强对气象灾害,特别是短时强降雨、雷电、大风、冰雹等强对流灾害天气致灾风险、预报预警信息、灾害防御措施的宣传和解读,引导公众正确识别、科学防范气象灾害风险。大力提高科普宣传覆盖面和成效,引导群众不断提升主动避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强化气象预警应急响应科学性

10.加强气象预报预警技术支撑。气象部门要加强灾害性天气的形成机理和变化规律研究,对影响本区域较重及以上的极端天气过程,及时组织复盘总结。与省、市气象部门搭建技术交流平台,深化风云气象卫星、雷达等多源资料应用,改进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技术算法,持续优化基层气象灾害预警服务平台。重特大气象灾害发生后,应急管理部门要会同气象部门组织开展气象预警和应急响应联动实施效果评估,进一步完善气象预警与应急响应启动条件的衔接机制,推动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建设和使用,提升气象预警和应急响应的精准性和科学性。

11.加强自然灾害普查成果应用。应急管理部门要主动向气象部门提供本地区各行业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数据,充分推动普查成果应用,重点结合本地历史灾情、下垫面情况和防灾减灾能力等实际情况,开展阈值评估,不断优化完善基于致灾阈值的气象预警服务。应急管理部门要会同涉灾重点行业部门,加强普查数据共享,探索建立多行业、多类型、多形式的普查成果应用体系和阶段性成果应用模式,有序推动普查成果在气象预警和应急响应联动上的应用。

强化组织领导与检查督导等保障措施

12.加强组织领导。应急管理部门、气象部门要切实加强气象灾害防范应对工作的组织领导,结合地方实际,健全完善气象预警和应急响应联动工作机制,压实各方责任,确保各项应对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13.加强值班值守。应急管理部门、气象部门要切实做好值班值守工作,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带班、值班人员 24小时值守制度,做到实时信息畅通。紧盯重点地区和关键时段,保持应急状态,强化预警与应急响应联动,确保有预警就有响应、有行动、有反馈,形成工作闭环。

责任编辑:区应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