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培育高素质农民队伍的建议》收悉。经我们认真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强对新型农民培训”的建议
我区一直坚持“行业性引育+社会力量助育+自学成长”的培训机制,构建以“职业农民学校”为主导,农业科研院校、行业部门、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为辅助,“菜单式”、“小班制”和“双向选择”为模式,“线下+线上”、“实践+课堂”有机结合的农民从业培训体系。
高素质农民培训以家庭农场主和农民合作社理事长为重点人群,依托农广校罗江分校和科研院所,立足农业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条、全功能价值,采取“你点单、我上菜”定制化小班教学,每年培训高素质农民200人以上;捌零后家庭农场、田和柑橘家庭农场、椒源家庭农场、俊明农机专合社积极完善培训设施设备,已逐步发展为区级职业农民实训基地;家庭农场协会、蟠龙农联、略坪农联等社会组织,结合农事季节,开展“半日制”实用技术实践教学,每年开展近30期培训,近1000人次自发参加。
目前正在积极筹建头雁兴农工作站,围绕粮油、柑橘等主导产业发展,以“一镇+一特色主导产业+一基地”的原则,整合农业、文旅等部门资源,布局建设金山镇柑橘专家大院、略坪镇国家级双季制种水稻基地等7个“头雁振兴工作站”。建立区、镇、村三级专家人才库,暨从四川农业大学等高校院所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作为特聘专家,定期开展技术培训、专题讲座等服务;从区直机关、事业单位遴选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常驻教师,分专题分时段开展技术培训;通过“就地挖掘”,吸收刘复东等区内植保、土肥等方面的“土专家”作为后备力量,分享实操技巧、工作经验,做好“传帮带”。
二、“加强对农村人才的激励”的建议
为稳步推进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结合我区农村人才发展现状,我区已对《德阳市罗江区农村实用人才支持计划实施办法》进行了修改,出台《德阳市罗江区集聚农村实用人才支持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实施办法》(德市罗委人才办﹝2024﹞6号)。新办法从人才引育实施岗位补贴、专利申报奖励、荣誉表彰奖励、评先评优奖励、职称技能补助等方面进行了支持。
截止2023年底培育发展家庭农场1298户,示范场461户,家庭农场经营总面积13.5万亩,总产值522.36亿元,场均产值40.24万元;农民专合社232个,示范社116个,专合社经营收入23899.782万元,可分配盈余7649620元。新型经营主体负责人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
下一步,我们将加大我区人才政策的宣传,用好激励政策,吸引更多的农村人才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同时,我们也将把你的建议融入工作扎实推进,欢迎你的监督和指导。
德阳市罗江区农业农村局
2024年6月24日
责任编辑:区农业农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