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市罗江区2023年财政预算调整方案的报告
2023年11月在区第二届人大常委会第17次会议上
德阳市罗江区财政局陈强
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
按照有关法律规定和区人大常委会安排,受区政府委托,现就德阳市罗江区2023年预算调整方案报告如下,请审查。
一、2023年地方政府债务举借规模
经市政府同意,市财政局下达我区2023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61500万元,全部为专项债务。为筹措资金支持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区政府拟在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内新增举借债务61500万元。
(一)债务举借规模
2022年末,全区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389713万元,加上本次拟新增举借债务61500万元,减去债务还本2600万元,债务余额将达到448613万元,距目前我区地方政府债务限额469879万元尚有21266万元的空间。
按照相关规定,新增专项债券主要用于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农林水利、社会事业、新型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其中: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发行2500万元;种业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项目发行2000万元;新型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发行5500万元;经开区园区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建设项目发行47500万元;人民医院基础能力建设及手术室能力提升建设项目发行1000万元;第三自来水厂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发行3000万元。我区债务举借规模在市财政局下达我区的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内,债务风险继续处于可控范围。
(二)再融资债券情况
为缓解地方政府债券到期偿还压力,区财政局已向市财政局报送2023年再融资债券计划24343万元,其中:一般债券23063万元,专项债券1280万元。截至10月底,市财政局已转贷我区再融资债券24343万元(包括:一般债券23063万元,专项债券1280万元)。按照市财政局要求,再融资债券严格用于偿还到期地方政府债券本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发〔2014〕43号)等有关规定,区政府在限额内举借债务,应报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批准。以上2023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61500万元,请予审查批准。
二、2023年预算调整变动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
区二届人大二次会议批准的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80000万元。本次调整增加收入7000万元,为清缴国有资产处置收入。收入拟调整为87000万元。
区二届人大二次会议批准的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为131028万元。本次调整增加支出24611万元,主要为收入增加相应安排支出7000万元(用于保民生、乡村振兴等方面)、动用上年结转结余9518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8093万元;本次变动增加支出69517万元,主要为上级下达转移支付补助,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安排378万元、国防支出安排33万元、公共安全支出安排833万元、教育支出安排7439万元、科学技术支出安排258万元、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安排1138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安排11961万元、卫生健康支出安排6996万元、节能环保支出安排3934万元、城乡社区支出安排552万元、农林水支出安排22651万元、交通运输支出安排3256万元、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安排1222万元、商业服务业等支出安排562万元、金融支出安排40万元、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安排12万元、住房保障支出安排5155万元、粮油物资储备支出安排2070万元、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安排548万元、其他支出安排479万元。支出拟调整变动为225156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
区二届人大二次会议批准的区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为150000万元,本次无调整。
区二届人大二次会议批准的区级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为142458万元。本次调整增加支出63210万元,为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转贷资金61500万元、动用上年结转结余1710万元;本次变动增加支出742万元,为上级下达转移支付补助,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安排55万元、农林水支出安排136万元、其他支出安排551万元。支出拟调整变动为206410万元。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区二届人大二次会议批准的区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为300万元,本次无调整。
区二届人大二次会议批准的区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为210万元。本次无调整;本次变动增加支出164万元,为上级下达的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转移支付补助。支出拟调整变动为374万元。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2023年,区级未编制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与支出,本次无调整变动。
以上是德阳市罗江区2023年财政预算调整方案,请予审查批准。
三、下一步财政重点工作安排
2023年,财政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切实做到以政领财、以财辅政。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区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化体制改革,加强收支统筹,聚焦重点保障,优化绩效管理,严肃财经纪律,为罗江区高质量发展贡献财政力量。
(一)多措并举,全力完成收支预期。一是加强分析调度。逐月分解、逐级落实收入目标任务,采取“日保周、周保月、月保季、季保年”工作措施,层层传导压力,确保完成收入目标任务。二是加强收入征管。构建完善的财税库联动机制,加强协作、落实征管责任,依法依规、有力有序组织收入。三是挖掘收入潜力。有效盘活国有资产资源,打好金融组合拳,挖掘非税收入增收潜力,多渠道组织财政收入。
(二)优化结构,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一是树牢过“紧日子”思想。规范预算执行,大力压减非刚性支出,合理规划重点支出,科学统筹财政资金。二是坚守“三保”支出底线。优化保障序列,足额保障“三保”资金,强化“三保”执行监控,切实防范经济运行风险。三是加强重点领域保障。根据区委、区政府的重点工作安排,按照“轻重缓急”原则,将财政有限财力用于乡村振兴、基础设施、教育卫生等重大领域,把资金用在刀刃上。
(三)加强管理,切实提高资金效益。一是优化系统管理。以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为载体,实现年初预算项目支出、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编制全覆盖。二是加大执行监控。对预算执行进度和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实施绩效运行“双监控”,压减执行慢、资金沉淀的项目资金,统筹用于重点领域支出,不断提升财政资金统筹效率。三是强化结果应用。通过重点绩效评价的绩效结果与2024年预算安排挂钩,确保对资金分配、资金使用、政策出台有实质性约束。
(四)防化风险,护航财政稳健运行。一是防化债务风险。规范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积极稳妥化解存量,确保政府隐性债务只减不增。二是防化金融风险。健全金融风险防控工作机制和防控预案,构建反应及时、应对充分、分级负责的金融风险防控体系。三是防化廉政风险。健全权力运行风险防控措施和监督制约机制,切实加强廉政教育,恪守纪律规矩,守牢廉政底线,做到依法理财。
责任编辑:区财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