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江转移支付区域(项目)绩效目标自评表 | |||||||
(2022年度) | |||||||
转移支付(项目)名称 | 就业创业补助资金 | ||||||
中央主管部门 | |||||||
地方主管部门 | 资金使用单位 | 德阳市罗江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
资金投入情况 (万元) |
全年预算数(A) | 全年执行数(B) | 预算执行率(B/A×100%) | ||||
年度资金总额: | 1757.3 | 1648.36 | 0.93800717 | ||||
其中:中央财政资金 | 1753 | ||||||
地方资金 | |||||||
其他资金 | 4.3 | ||||||
资金管理情况 | 情况说明 | 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 | |||||
分配科学性 | 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安排资金 | 无 | |||||
下达及时性 | 按照规定下达 | 无 | |||||
拨付合规性 | 拨付流程合规 | 无 | |||||
使用规范性 | 按规定用途使用 | 无 | |||||
执行准确性 | 按规定执行 | 无 | |||||
预算绩效管理情况 | 合理规划、科学论证;统筹分配、保障重点;讲求绩效、绩效挂钩 | 无 | |||||
支出责任履行情况 | 业务股室执行,财务股室支付 | 无 | |||||
总体目标完成情况 | 总体目标 | 全年实际完成情况 | |||||
目标1:资金按规定用于职业培训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就业见习补贴、求职创业补贴、就业创业服务补助、高技能人才培养补助等支出。 目标2:确保完成年度城镇新增就业目标任务。 目标3:确保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目标范围内。 |
按要求完成市局下达的全年目标任务,城镇新增就业2684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721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39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指标3.29%,发放灵活就业社保补贴81人,创业培训476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197万元。 | ||||||
绩效指标 | 一级 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指标值 | 全年实际完成值 | 未完成原因和改进措施 | |
产 出 指 标 |
数量指标 | 享受社会保险补贴人员数量 | 308 | 309 | |||
享受公益性岗位补贴人员数量 | 228 | 228 | |||||
享受农村公益性岗位补贴人员数量 | 298 | 298 | |||||
享受就业技能培训补贴人次 | 220 | 223 | |||||
享受创业培训补贴人次 | 440 | 476 | |||||
享受职业培训生活补贴人次 | 40 | 43 | |||||
享受求职创业补贴人员数量 | 2930 | 2950 | |||||
享受创业补贴人员数量 | 170 | 197 | |||||
享受就业见习补贴人员数量 | 15 | 15 | |||||
质量指标 | 社会保险补贴发放率 | ≥95% | 100% | ||||
公益性岗位补贴发放率 | ≥95% | 100% | |||||
培训补贴发放率 | ≥95% | 100% | |||||
求职创业补贴发放率 | ≥95% | 100% | |||||
时效指标 | 资金在规定时间内下达率 | ≥95% | 100% | ||||
补贴资金在规定时间内支付到位率 | ≥90% | 100% | |||||
成本指标 | 社会保险补贴标准 | 用人单位社保补贴按单位缴纳部分的100%补贴,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按个人缴纳的40%或70% | |||||
农村公益性岗位补贴人均标准 | 400(元/月) | ||||||
公益性岗位补贴人均标准 | 参照德阳市最低工资标准(1970元/月)执行 | ||||||
效 益 指 标 |
社会效益 指标 |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 2500 | 2684 | |||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 | ≤4% | 3.29% | |||||
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 | 600 | 721 | |||||
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人数 | 230 | 399 | |||||
满意度指标 | 服务对象 满意度指标 |
公共就业服务满意度 | ≥90% | ≥90% | 调查问卷24份。其中19份很满意,5份满意。 | ||
说明 | 无 | ||||||
注:1.资金使用单位按项目绩效目标填报,主管部门汇总时按区域绩效目标填报。 | |||||||
2.其他资金包括与中央财政资金、地方财政资金共同投入到同一项目的自有资金、社会资金,以及以前年度的结转结余资金等。 | |||||||
3.全年执行数是指按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要求所形成的实际支出。 |
责任编辑:区人社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