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强化部门预算支出责任,深化主体绩效管理意识,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提升公共服务质量,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中发〔2018〕34号)、《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川委发〔2019〕8号)文件精神,根据《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财预〔2020〕10号)规定,已委托第三方评价公司,按照《德阳市罗江区财政局关于开展2022年财政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德市罗财绩〔2022〕5号)的要求,对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机关事务管理中心、区发展和改革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等9个部门的12个项目展开了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对区卫生健康局的“国家奖励扶助、特别扶助政策”开展了政策支出绩效评价;对区自然资源局、区发展和改革局、新盛镇、白马关镇等6个部门开展了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总体情况
2022年评价的6个部门(单位)整体支出及13个项目(政策)支出平均得分为86.67分,累计发现各类问题合计106条。评价结论为“优”的为9个,“良”5个,“中”5个,整体优良率为73.68%。
部门(单位)整体层面,2022年对区自然资源局、区发展和改革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交通警察大队、新盛镇、白马关镇等6个部门(单位)的2021年整体支出和管理情况开展了绩效评价工作,累计发现各类问题67条,6个部门(单位)整体支出绩效评价中,最高得分为区发展和改革局83.12分,最低得分为区自然资源局73.20分,平均得分为78.20分。
表1-1 部门(单位)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平均得分情况一览表
名次 |
部门(单位)名称 |
评价得分 |
等级 |
问题数 |
1 |
德阳市罗江区发展和改革局 |
83.12 |
良 |
10 |
2 |
德阳市罗江区新盛镇人民政府 |
80.65 |
良 |
10 |
3 |
德阳市罗江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79.84 |
中 |
11 |
4 |
德阳市公安局罗江区分局交通警察大队 |
77.79 |
中 |
13 |
5 |
德阳市罗江区白马关镇人民政府 |
74.62 |
中 |
11 |
6 |
德阳市罗江区自然资源局 |
73.2 |
中 |
12 |
项目(政策)层面,“政务服务大楼物业管理费”“思源亭及水泵房等改造项目”“县级粮油储备费用利息、保管费、轮换费”“粮库智能化升级改造项目资金”“车辆事故检验费”“交警执法办案及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经费(含代管成绵复线工作经费)”“新建停车场及城区停车设施改造项目”“城市保洁经费”“解决不动产软硬件建设项目资金”“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居家养老服务(万安镇)”“居家养老服务(新盛镇)”“国家奖励扶助、特别扶助政策”13个项目绩效评价最高得分为区卫生健康局的“国家奖励扶助、特别扶助政策”项目,评价得分为97.71分,最低得分为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的“新建停车场及城区停车设施改造项目”项目,评价得分为64.16分。上述13个项目平均得分90.58分,发现相关问题39条。
表1-2 项目(政策)支出绩效评价平均得分情况一览表
名次 |
项目名称 |
项目单位 |
得分 |
等级 |
问题数 |
1 |
国家奖励扶助、特别扶助政策 |
德阳市罗江区卫生健康局 |
97.71 |
优 |
1 |
2 |
县级粮油储备费用利息、保管费、轮换费 |
德阳市罗江区发展和改革局 |
97 |
优 |
1 |
3 |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 |
德阳市罗江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96.81 |
优 |
2 |
4 |
政务服务大楼物业管理费 |
德阳市罗江区机关事务管理中心 |
96.4 |
优 |
1 |
5 |
城市保洁经费 |
德阳市罗江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
95.68 |
优 |
3 |
6 |
解决不动产软硬件建设项目资金 |
德阳市罗江区自然资源局 |
95.2 |
优 |
4 |
7 |
居家养老服务 |
德阳市罗江区新盛镇人民政府 |
93.08 |
优 |
3 |
8 |
车辆事故检验费 |
德阳市公安局罗江区分局交通警察大队 |
92.61 |
优 |
4 |
9 |
居家养老服务 |
德阳市罗江区万安镇人民政府 |
91.35 |
优 |
4 |
10 |
思源亭及水泵房等改造项目 |
四川省罗江中学校 |
86.58 |
良 |
3 |
11 |
交警执法办案及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经费(含代管成绵复线工作经费) |
德阳市公安局罗江区分局交通警察大队 |
86.3 |
良 |
3 |
12 |
粮库智能化升级改造项目资金 |
德阳市罗江区发展和改革局 |
84.63 |
良 |
4 |
13 |
新建停车场及城区停车设施改造项目 |
德阳市罗江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
64.16 |
中 |
6 |
二、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情况
(一)绩效评价的目的
本次以评价相关项目和部门(单位)整体支出的效果为导向,通过系统整理和分析项目和部门(单位)的“决策投入”“过程管理”“产出”“效果”等情况,对其经济性、效率性、效益性和公平性进行客观、公正地测量、分析和评判。同时,梳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改善后继管理的建议,为优化财政支出管理,进一步完善和实施绩效目标制定、绩效动态跟踪、绩效评价、结果应用等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提供决策依据,为下一步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奠定基础。
(二)评价的思路、原则、依据及方法
1.评价思路
评价小组以既顾及全面,又突出重点作为本次绩效评价工作的总体思路开展绩效评价工作。通过分析项目和部门(单位)提供的各类资料,全面梳理项目的总体目标及资金使用情况,全面了解相关项目的立项或部门(单位)的职能职责、预算申请与批复、组织实施、项目验收移交、资金拨付、监督管理等工作流程。通过现场勘查、社会调研、访谈等途径获取基础资料,综合使用政策研究、数据分析、归纳总结等方式,深挖项目和部门(单位)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2.评价原则
(1)科学规范原则
根据《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中发〔2018〕34号)、财政部《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的通知》(财预〔2018〕167号)、财政部《关于印发〈预算绩效评价共性指标体系框架〉的通知》(财预〔2013〕53号)及《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财预〔2020〕10号)、《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川委发〔2019〕8号)中对绩效评价的相关要求,评价小组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保证评价程序的科学性、规范性。
(2)公开公正原则
从评价目标的设定、指标体系的设计、数据收集与填报、复核等所有环节,都必须保障评价过程的公开性、程序的规范性和合理性,评价小组应及时处理评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以此保证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3)独立客观原则
评价以数据为准绳,坚持评价的客观性。即由相关部门填报或提供数据,评价小组根据填报或提供的数据,在进行汇总、分析、评价的基础上独立开展绩效评价工作,得出评价结论,并形成评价报告。
3.评价依据及方法
评价小组在绩效评价过程中,参照的评价依据包括但不限于国家、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区相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规章制度;各级政府制定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各级财政部门制定的绩效管理制度及工作规范;部门(单位)职能职责;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绩效目标等。
本次绩效评价采用的绩效评价方法主要包括目标评价法、抽样复核法、公众评判法、逻辑分析法等。
(三)数据采集方法及过程
本次绩效评价工作需要的数据包括定性数据和定量数据两种类别,定性数据主要是通过实地考察、现场访谈、电话沟通等社会调查方式进行采集,定量数据主要通过项目单位和其他相关单位填报基础数据采集表的方式进行采集;此外,调查组对采集的数据进行了复核,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三、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发现的相关问题
1.集体决策制度运行不畅,决策风险把控程度不足
区发展和改革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交通警察大队、区自然资源局、白马关镇、新盛镇等多个单位未认真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落实和执行预算绩效管理领域集体决策制度不到位,决策行为不规范,未有效化解决策风险。导致集体决策制度运行不畅,决策风险把控程度不足。
2.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制度与执行“两张皮”
部门(单位)内部控制意识淡薄,对内部控制管理仍缺乏系统全面地认识,内部控制制 度的建立与完善关注度不够,致使内部控制体系较为薄弱。据了解,被评价单位的内控制度、手册均未紧密结合当前“六大经济业务领域”相关要求及时修订和补充完善,与当前部门(单位)管理需求及财政部印发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要求脱节,缺失预算绩效管理等重点业务领域重点环节的管理制度、流程,部分重点业务环节的关键风险防控点及防控措施缺失。
在执行层面,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虽在前期已建立相关内控制度,但流于形式,工作中不能严格贯彻落实,致使内部控制制度未有效发挥作用。导致难以实现单位控制目标,难以规范权力运行,难以有效化解管理风险、提高管理效率,形成了制度与执行“两张皮”的局面。
3.预算绩效管理意识薄弱,绩效管理覆盖面不全
部门(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意识淡薄,对预算绩效管理的认识不到位,未按要求建立健全预算绩效管理制度,未细化分解内部预算绩效管理责任及部门(单位)内部预算绩效管理业务流程。
未按“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要求具体开展工作,部分单位追加预算项目未公开绩效目标,导致绩效管理覆盖面不全。
4.年度履职目标不具化,评价基础较薄弱
部门(单位)年度工作计划未根据部门(单位)职能职责具体化年度履职目标,导致部门(单位)整体支出绩效目标申报基准缺失,无法有效覆盖部门(单位)重点履职任务,与部门(单位)职能职责及资金量不匹配,导致绩效评价基础薄弱,对部门(单位)履职效能难以衡量。
5.重点业务领域管理不规范,履职效能不显著
预算绩效管理领域,存在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不健全、预算业务关键风险点管控不到位、部门预算草案不上会、“全过程”绩效管理覆盖面不全、绩效自评不客观、不真实等突出问题。
收支管理领域,存在收支业务管理体系不健全、关键风险管控点不到位,部门(单位)预算执行进度偏慢等问题。
资产管理领域,存在资产管理范围不全面(货币资金及无形资产制度及流程缺失),固定资产核算不及时、不规范,资产未责任到人、清查不及时、标签缺失等突出问题。
采购管理领域,集采目录内及限额标准上政府采购活动较规范,但对于部门(单位)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外和采购限额标准以下的货物、工程和服务,即自行采购业务的控制程序不明确。
合同管理领域,存在合同业务未实现归口管理,未建立合同台账,单位法务或外聘法律顾问介入合同管理条件与环节不明确等突出问题。
(二)项目(政策)支出绩效评价发现的相关问题
1.预算绩效管理不规范,违背预算绩效管理政策
一是绩效目标管理不规范。主要存在项目(政策)支出绩效目标申报质量较差。二是部门(单位)绩效自评依据不充分,针对部分效益类和满意度指标未按评价规则开展社会调查等手段获取评价证据,导致绩效自评不客观、不真实。三是部门内部未建立健全预算绩效挂钩机制,预算绩效融合程度不充分。
2.过程管理能力有欠缺,管理机制不完善
部分项目存在“重投入,轻管理”的情况,项目实施不及时、未按计划及时完成项目内容,资金拨付进度缓慢、损害相关责任主体利益,后续维护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较突出。
3.产出效益不显著,绩效管理有待加强
部分项目实际产出和效果与预期存在较大差距,预算绩效管理能力有待提升。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项目存在多领养老保险待遇退回机制不健全的问题,德阳市罗江区新盛镇人民政府居家养老服务服务人数未达合同标准等。
四、下一步工作
(一)强化问题导向,督促分类整改。一是各部门要强化预算绩效管理理念,加强项目绩效目标管理,科学编制项目绩效目标。二是加强项目组织实施,督促项目进度,及时拨付项目资金,针对绩效目标使用方向偏差的项目,及时提示警示纠偏;针对执行进度滞后的项目督促加快进度执行,严重滞后无法执行的项目相应调整预算直至收回财政。三是主管部门要加强政策学习,严格审核项目报账资料,同时要加强对项目的监督检查、绩效自评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二)强化主体责任,推进绩效管理。明确部门对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负有的主体责任,督促部门全面贯彻落实“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预算绩效管理总体要求,以全过程管理为主线,严把事前评估、事中监控、事后评价三个关键节点,切实做好目标编制、项目实施、中期监控、事后自评等工作。
(三)强化结果应用,完善预算管理。已按照省厅、市局要求制定绩效结果应用办法,项目绩效结果与部门项目资金投向调整、预算增减、清理退出挂钩,政策绩效结果与部门政策调整、退出挂钩,部门绩效结果与年度部门预算和专项预算安排挂钩,对绩效评价结果为优或良的,下一年度原则上优先保障该部门预算控制数;绩效评价结果为中的,下一年度应当根据分数按相应比例扣减部门预算控制数;绩效评价结果为差的,下一年度可扣减该预算部门预算控制数10%。确保绩效管理与预算管理的同步实施,以绩效管理推动预算管理的持续完善。
附件1 德阳市罗江区2022年部门(单位)整体支出绩效评价结果一览表
附件2 德阳市罗江区2022年项目(政策)支出绩效评价结果一览表
附件1
德阳市罗江区2022年部门(单位)整体支出绩效评价结果一览表
序号 |
部门名称 |
评价得分 |
得分等级 |
主要问题 |
问题建议数 |
1 |
德阳市罗江区发展和改革局 |
83.12 |
良 |
1.预算及绩效管理制度不健全;2.未将内设机构和下属单位绩效自评纳入考核体系;3.“三重一大”议事决策制度落实不到位;4.绩效目标填报质量较差;5.预决算报表中的年初预算收入不一致;6.“三公”经费控制不严;7.部门预算执行进度偏慢;8.政府采购制度不健全;9.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10.合管理制度不健全。 |
10 |
2 |
德阳市罗江区新盛镇人民政府 |
80.65 |
良 |
1.预算及绩效管理制度不健全;2.绩效目标未上会,未建立预算挂钩机制;3.绩效目标编制质量不高;4.收支管理制度不健全;5.部门公用经费及非定额公用支出控制情况不佳;6.部门“三公”经费控制情况不佳;7.采购管理制度不健全;8.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9.资产管理不规范,资产入账不及时;10.合同管理制度不健全。 |
10 |
3 |
德阳市罗江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79.84 |
中 |
1.预算及绩效管理制度不健全;2.绩效目标未上会,未建立预算挂钩机制;3.预决算报表年初预算收入数据不一致;4.绩效目标编制质量不高;5.收支管理制度不健全;6.部门公用经费及非定额公用支出控制情况不佳;7.部门“三公”经费控制情况不佳;8.采购管理制度不健全;9.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10.资产管理未归口到具体责任人;11.合同管理制度不健全。 |
11 |
4 |
德阳市公安局罗江区分局交通警察大队 |
77.79 |
中 |
1.预算绩效管理制度未健全;2.绩效目标预算决策未纳入集体决策;3.绩效目标设置质量不高;4.日常公用经费、项目支出中“办公费、印刷费、水费、电费、物业管理费”等科目预算编制偏差程度较大;5.预决算编制不科学;6.收支管理制度未健全;7.“三公”经费支出出现正增长;8.预算执行进度较缓慢;9.采购管理制度未健全;10.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11.合同管理制度不健全;12.未建立合同台账;13.未将内设机构绩效自评纳入考核体系,对内设机构预算与绩效挂钩机制尚未健全。 |
13 |
5 |
德阳市罗江区白马关镇人民政府 |
74.62 |
中 |
1.预算及绩效管理制度不健全;2.未将内设机构和下属单位绩效自评纳入考核体系;3.“三重一大”议事决策制度落实不到位;4.绩效目标填报质量较差;5.预决算报表中的年初预算收入不一致;6.收支管理制度不健全;7.部门预算执行进度偏慢;8.政府采购制度不健全;9.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10.合同管理制度不健全;11.未按要求建立合同台账。 |
11 |
6 |
德阳市罗江区自然资源局 |
73.2 |
中 |
1.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不健全;2.绩效目标预算决策未纳入集体决策;3.绩效目标设置质量不高;4.日常公用经费、项目支出中“办公费、印刷费、水费、电费、物业管理费”等科目预算编制偏差程度较大;5.预决算编制不科学;6.预算执行进度较缓慢;7.采购管理制度不健全;8.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9.合同管理制度不健全;10.未建立合同台账;11.未将内设机构绩效自评纳入考核体系,对内设机构预算与绩效挂钩机制尚未健全;12.部分指标未完成。 |
12 |
附件2
德阳市罗江区2022年项目(政策)支出绩效评价结果一览表
序号 |
被评价单位 |
项目名称 |
评价金额 |
评价得分 |
得分等级 |
主要问题 |
问题建议数 |
1 |
德阳市罗江区卫生健康局 |
国家奖励扶助、特别扶助政策 |
494.26 |
97.71 |
优 |
绩效目标填报质量较差,影响项目后续绩效监控。 |
1 |
2 |
德阳市罗江区发展和改革局 |
县级粮油储备费用利息、保管费、轮换费 |
48 |
97 |
优 |
绩效目标填报质量较差,影响项目后续绩效监控。 |
1 |
3 |
德阳市罗江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 |
300 |
96.81 |
优 |
1.绩效目标填报质量不高;2.多领养老保险待遇退回机制不健全。 |
2 |
4 |
德阳市罗江区机关事务管理中心 |
政务服务大楼物业管理费 |
136 |
96.4 |
优 |
绩效目标填报质量较差,影响项目后续绩效监控。 |
1 |
5 |
德阳市罗江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
城市保洁经费 |
730 |
95.68 |
优 |
1.项目资金支付滞后;2.未严格按照合同及考核约定执行项目;3.绩效目标设置不规范。 |
3 |
6 |
德阳市罗江区自然资源局 |
解决不动产软硬件建设项目资金 |
66 |
95.2 |
优 |
1.采购过程不规范;2.采购管理制度未健全;3.绩效目标设置不规范;4.凭证后附件不齐全。 |
4 |
7 |
德阳市罗江区新盛镇人民政府 |
居家养老服务 |
14.79 |
93.08 |
优 |
1.项目未编制绩效目标,削弱项目绩效可控性;2.项目资金拨付滞后,未按照规定时间拨付;3.服务数未达到合同标准。 |
3 |
8 |
德阳市公安局罗江区分局交通警察大队 |
车辆事故检验费 |
50 |
92.61 |
优 |
1.绩效目标设置质量较低;2.项目资金未按合同约定时间支付;3.采购管理制度未健全;4.项目预算执行率较低。 |
4 |
9 |
德阳市罗江区万安镇人民政府 |
居家养老服务 |
13.41 |
91.35 |
优 |
1.项目未编制绩效目标,削弱项目绩效可控性;2.项目资金拨付滞后,未按照规定时间拨付;3.服务数未达到合同标准;4.项目资料归档不及时,影响后续档案管理。 |
4 |
10 |
四川省罗江中学校 |
思源亭及水泵房等改造项目 |
100 |
86.58 |
良 |
1.项目未编制绩效目标,削弱项目绩效可控性;2.项目执行进度偏慢,项目部分内容未实施;3.未按照合同规定进行资金支付。 |
3 |
11 |
德阳市公安局罗江区分局交通警察大队 |
交警执法办案及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经费(含代管成绵复线工作经费) |
93 |
86.3 |
良 |
1.绩效指标设置不规范;2.预算绩效管理制度未健全;3.内控机制尚未健全。 |
3 |
12 |
德阳市罗江区发展和改革局 |
粮库智能化升级改造项目资金 |
70 |
84.63 |
良 |
1.绩效目标填报质量较差;2.项目实施进度缓慢;3.政府采购合同签订要素不齐全;4.项目资金付款要素不齐全。 |
4 |
13 |
德阳市罗江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
新建停车场及城区停车设施改造项目 |
1000 |
64.16 |
中 |
1.未编制项目绩效目标;2.项目实施进度缓慢,未按合同约定开工、竣工;3.合同要素不齐全;4.项目预算执行率较低;5.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6.项目后续运营管护机制不健全。 |
6 |
责任编辑:区财政局